李克强向1270万中小学教师发出大礼包
2013年9月9日,李克强在大连二十高中教师办公室与教师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1270万中小学教师,即将收到国务院发出的一份“大礼包”:李克强总理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李克强强调,重视教育、关心教师,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职责。要深化职称评定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地区从教,要让他们真正成为知识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传承者,道德的示范者。
他说:“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是教师。”
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的“节日大礼包”
长期以来,在基层一线从教的中小学教师,整天“围着学生转”,工作操心多压力大,但事业上升通道相对狭窄: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最高职称只能评到“副高”,职业发展面临“天花板”;一些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因为不善于做科研、写论文,很难获得应有的职称和待遇;甚至,在一些地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还出现了“行政权力过大”、“暗箱操作”等“潜规则”。
为了破解这些难题,2009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和陕西省宝鸡市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9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在今年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这项改革正式在全国全面推开。
李克强在常务会上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对于优化配置资源、加强基础教育师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媒体则形象地比喻称,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国务院推出的各项改革举措,堪称一份“节日大礼包”。
“大礼包”中有哪些“干货”
“大礼包”里面有哪些“干货”?
首先,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后,原本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被统一为初、中、高级,并设置正高级职称,打破了基层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让小学老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级”职称,从而拓展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职业地位。
其次,改革也修订了原有的职称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这不仅让疲于“发论文”的中小学教师“松口气”,更重新树立了一种更加科学的用人导向,引导教师更加愿意在一线从事教学,更有动力去农村或边远地区执教。
第三,本届政府大力推动的“公开”理念,也贯穿在本次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中。李克强总理明确,要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评价机制,并公示结果、接受监督。从而让职称评定的过程不仅更加科学,也更加公开透明。
第四,此次改革力推“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相结合”,既防止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确保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及时兑现,又用制度鼓励教师从中学到小学、从城镇学校到农村学校任教,促进中小学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不仅惠及全体中小学教师,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起点公平
事实上,最终从国务院发出的这个“大礼包”中得到实惠的,不仅是1270万中小学教师。李克强总理曾反复强调,教育是民生改善的来源,传承文明的载体。同时,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含义,这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总理指出:“要缩小城乡和区域这两个最大的差距,就必须首先要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这样才能使发展更均衡,社会更和谐。”
因此,全面推广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发展,不仅将直接惠及全体中小学教师,也将促进整个社会的起点公平。事实上,后者才是国务院此次发出“大礼包”中更深一层的涵义。
新京报特约记者储思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