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于景 绘于心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郑庆祥 时间:2019-01-23 点击:
《宛平古城复原图》(中国画风格)
《雪染故宫》(素描风格)
《颐园曲美》(素描风格)
《江南秋韵》(中国画风格)
《墨染雁栖湖》(中国画风格)
《报春图》(中国画风格)
《燕山叠峦》(中国画风格)
《夏日河堤》(水彩风格)
《景山风光》(油画风格)
《浓墨重彩绘深秋》(油画风格)
《绘秋泼墨》(水彩风格)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风格)
《春意盎然》(油画风格)
《雪染故宫》(素描风格)
《颐园曲美》(素描风格)
《江南秋韵》(中国画风格)
《墨染雁栖湖》(中国画风格)
《报春图》(中国画风格)
《燕山叠峦》(中国画风格)
《夏日河堤》(水彩风格)
《景山风光》(油画风格)
《浓墨重彩绘深秋》(油画风格)
《绘秋泼墨》(水彩风格)
《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风格)
《春意盎然》(油画风格)
摄影、文字 郑庆祥
学习摄影,我始于2004年。退休后到北京带外孙,闲暇时间就学着摆弄相机。每天接送外孙上学的路上,教他背诵唐诗宋词,我也跟着重温了这些优美的诗词歌赋。没想到这会潜移默化影响到我的摄影风格,也算我走上“画意摄影”的最初萌芽吧。
回顾这段学习摄影的经历,我总结归纳为“三步走”。第一步追求“实”,要拍实、拍像,属于记录、写实的初级阶段;第二步追求“美”,讲究构图新颖、色彩淡雅、光影协调,属于技术提高阶段;第三步追求“意”,就是娴熟地运用相机功能和摄影技法,融入个人理念和情感,用“心”去创作,拍出韵味、拍出意境,对我而言,这属于创作的最高境界了。
2013年,我去杂志社投稿。编辑看了我的作品后说:“故宫、颐和园,拍的人太多,想拍出好作品,需要静下心来,寻找突破口。”他建议,“如果能将古代建筑拍得像画一样,那就出彩啦!”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在这之后,我开始尝试从拍得实向拍得虚过渡,由追求写实向写意转变。
在精进摄影技术之余,我仔细研究张大千、齐白石、吴冠中等大家的画作,借鉴其中的绘画理论和技法;同时,反复阅读摄影大师郎静山等人的著作,逐渐确立了运用多重曝光技法进行创作的方向,摸索着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跨界”摄影之路。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摄影创作中追求绘画和诗词的“含蓄”“意境”之美,勤学苦练,大胆创新,潜心研究多重曝光技术与其他摄影技巧技法的融合实践,用数码相机直接(非PS后期制作)拍摄出油画、水彩、素描等风格的画意系列摄影作品。
在实践中,我总结出“多重融合六法”,即虚实互融法、动静结合法、异物叠加法、功能变换法、黑卡遮挡法、连续创意法。这些技法的运用,不拘泥于单纯的“一次瞬间”摄影的凝固与记录,将历史与现代、虚拟与实景、具象与抽象、写实与梦幻等多瞬间、多时空、多维度有机叠加融合。
在表达方式上,我尝试将云雾、油彩等作为多重曝光的素材,遵照绘画的构图原理和摄影的精准曝光控制,摸索出多种绘画风格摄影作品的创作规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责编: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