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马纯红 时间:2018-12-27 点击:
原标题: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毛泽东的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在追求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中的探索,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探索与努力,尽管因为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曾出现过偏差和失误,却为我们在新时代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与指导。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毛泽东毕生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根本目标。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孜孜探求,如毛泽东在1919年曾提出在岳麓山建设“新村”的计议;在1929年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批判“均平主义”这一传统思想;从1939年开始,毛泽东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如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一化三改”道路等等,为共同富裕实现的制度基础、实现条件、具体途径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探索。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实现原则、战略步骤等进行了一代代的接力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现实保障及实现途径做出突破性认识,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实现共同富裕、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为之不懈奋斗。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手段。从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两方面来思考共同富裕,是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一大特色。毛泽东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从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这个基本观点出发来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革命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生产力标准的思想走向成熟。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毛泽东果断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上来,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探索的一个主要课题。其后,从邓小平开始,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得以不断满足。

      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让“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在毛泽东看来,富裕和社会主义就是一个东西,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毛泽东把改造私有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为迅速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从此,人民对共同富裕的追求就有了根本的制度性保障。之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巨大的制度优势,彰显出巨大的制度效力,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成立以来,近70年的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经验均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释放出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发展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的追求,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得以实现。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执笔:马纯红)


(责编: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5周年
    下一篇:纪念毛主席诞辰125周年书画收藏展在上海《东方收藏》艺术馆举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