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农民 死而后已 一一记上海知青杨晓沪

来源:黑龙江省政协 作者: 杜宇新 时间:2018-12-07 点击:
座落于黑河市爱珲镇的知青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全面展示知青历史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展馆。展馆以丰富的文字、图片、史料、实物等形式,真实生动地再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独特的历史。在馆内诸多人物故事展陈中,上海知青杨晓沪的事迹,尤为感人,引人注目。
      杨晓沪1970年由上海市插队来到黑龙江,就落户在知青博物馆所在地爱辉镇的三好村。2015年,他病逝于三好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理事长的岗位上。作为千千万万知青的一员,杨晓沪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祖国北疆的这片黑土地深深地融为一体。
      杨晓沪于1953年生于上海。1966年至1969年就读于红旗中学,1970年4月插队落户来到黑龙江省原爱辉县爱辉公社三好生产大队腰屯生产队,1976年被推荐到上海同济大学英语系读书,1979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金山石化总厂,从事外事、外贸等岗位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机构改革内退,下海创业。


    
   杨晓沪在插队期间,能吃苦,肯出力,和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由于表现突出,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被选为生产队长。在担任队长的三年间,他一心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开辟多种经营,巩固集体经济。上任头一年,就实现了粮食大幅增产,农民劳动日值超过2元,集体经济积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县前列。这期间 ,杨晓沪曾两次主动放弃返城和上学的机会。1976年,经再次推荐,他到上海同济大学读书。杨晓沪虽然离开了腰屯,但内心深处始终眷恋着这片土地,惦念着这里的乡亲。
        2011年6月,杨晓沪约部分插队知青重返故地。他发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民单家独户分散经营,虽然责任心比过去强了,但由于规模狭小,加之地块零散,缺乏组织,农户普遍依靠自购的小型拖拉机耕种土地,不仅效率低、质量差,而且还栓人板身子。当了解到村里经济发展滞缓,农民收入较低的状况,他顿感忧虑,寝食难安。恰逢各级政府大力倡导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杨晓沪便约请部分村民筹划办社大计。但苦于群众不托底,心不齐,一时凑不足启动资金。有的知青愿意提供资金支持,但也担心将来合作社办不好,拿出的钱打水漂儿。为此,杨晓沪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重返腰屯,同乡亲们一道艰苦创业,使大家尽快富裕起来!
     
就这样,杨晓沪毅然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告别亲友,孤身一人回到腰屯。他个人无偿捐款38万元,加上向知青们筹措的137.8万元,牵头组建起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反复商议,并借鉴外地经验,合作社采取农机合作、土地入社和农业生产“五统一”的经营模式,即统一采购物资、统一农机作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作物、统一销售产品。看到杨晓沪亲自领着大家来干,农民们心里有了底,纷纷出资带地加入合作社。
        2012年12月30日,三好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合作社创办之后,很快就显示出它的优势。由于农民自愿合作,实现了土地的连片种植和统一经营,6个农机手就把社里的300公顷耕地全都包了下来,不仅成本低、效率高,而且产量多、质量好。2013年,尽管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但入社农民每垧土地仍得分红3900元。2014年每垧土地分红1万元,2015年每垧土地分红1.2万元,均较邻村未入社的农户高出20%以上。不仅如此,合作社还使绝大多数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或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畜牧养殖,平均每个劳动力每年可增加收入4万余元。
      杨晓沪就任伊始,就约法三章:一是自已不从合作社领取任何报酬;二是社里不报销任何送礼和宴请款项;三是尽快如数偿还知青们的支持资金。在主持合作社经营的三年间,杨晓沪始终坚持服务社员,科学管理 ,民主办社。他倾情投入,每逢农忙时节,总是亲自到田间地头组织生产,时常是带着两个包子和一瓶矿泉水充饥。他集思广益,带领大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与机械管理制度,制订了农业用工、机械台班与服务计费标准,使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他办事公道,凡事同大家商量,坚持重大决策和财务账目公开透明。在合作社干活的农机手都知道老杨叫真儿,他亲自管账、亲自记工,严谨求真、一丝不苟。他常说,“乡亲们的钱,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这些,都深得农民社员的拥护和信赖。


       
三年来的日日夜夜,杨晓沪一直是带病坚持工作。他患有肝硬化,艰苦的环境加之过度劳累,病情日见加重,多次病倒住院。但只要稍见康复,他便马上回到村里。乡亲们多次劝他,不要再这样挺下去了,赶紧回上海养一养吧。但杨晓沪深知,刚步入正轨的合作社一时还离不开他,而且从知青们那筹来的钱还有一部分没有还上。想到这些,他便不顾疾患缠身,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在杨晓沪和乡亲的努力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村里的大型机具装备齐了,农田道路整修好了,粮食仓储设施建成了,知青们的借款也大部分偿还了。正当合作社的乡亲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之中,满怀信心地筹划新一年生产的时候,杨晓沪却肝病突发,入院急救。
       2015年4月13日,病魔无情地夺走了杨晓沪的生命。他走的如此之急,以至于乡亲们末及说上一句感激的话。临别时,他的床头只留下刚刚翻过的合作社发展规划和管理账目。
        杨晓沪就这样突然地走了。出殡那天,全村男女老幼众相送别 ,无不失声恸哭。
        病魔虽然夺走了杨晓沪的生命,但夺不走他的精神。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知青,以他热爱农村、心系农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深厚情怀和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也为后人留下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本文系根据黑河市知青博物馆刘树新馆长提供的资料整理)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张晓宁知青大爱无疆!
    下一篇:一年亏损千万元!中国首个搞全城免费WiFi的项目难以为继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