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诗和远方——葛天琳诗选之一

来源:原创 作者:葛天琳 时间:2018-12-04 点击:
      作者介绍:葛天琳,笔名晓歌。1952年3月生,上海市复兴中学19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到江西峡江县插队落户,曾任小学民办教师六年。1975年病退回城,先后在街道团委、街道图书馆、区职工联校、央企党委宣传部任职。退休后在社区、高校和涉外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2000年起参与创办知青网站,并长期担任知青网站和知青报刊杂志的编辑。现为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知青杂志社及老辰光网编辑。


 
你从广阔天地走来
 
时光似箭,岁月如梭,
五年的日子弹指一挥间。
五年前新一代领导人闪亮登台,
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他从荒凉的黄土高坡走来,
高粱和小米滋养了他的青春岁月;
经过了风云变幻和艰苦的磨炼,
他稚嫩的肩膀挑起了梁家河的重担;
 
知青的身份是他引以自豪的名片,
善良的陕北农民是他永远的挂牵;
从大学到军队,从省城到中央机关,
他坚实的脚步一路走来;
 
春天的故事在他手中实现,
希望的田野在他心中更艳;
从中南海跨进白宫气宇不凡,
为世界展开一带一路的画卷。
 
他,从淮北平原走来,
凤阳花鼓敲击过他的心田;
多少农民躬耕经年、温饱难现,
让他读懂了人生的书卷;
 
当他从地头走向了大学考场,
怀揣着乡亲们深情的期待;
从团干部跨入中南海,
他记住了当年周总理纺线线;
 
人民的疾苦安危是他新的功课,
只为向百姓交上最满意的答卷。
他办公室的灯光通宵达旦,
争分夺秒,为亿万人脱贫彻夜难眠。
 
他,曾是黄土地上的知识青年;
但任过延安纪念馆的讲解员,
改革开放的探索之路,
使他睿智的大脑加速运转;
 
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而战,
是他一生奋斗的最大心愿;
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无私无畏,刚正无邪;
 
他雷厉风行、坚毅果敢,
为天下苍生敢于把风险承担;
他使无数冤屈的灵魂得到申诉,
他让贪得无厌的鬼魅闻风丧胆。
 
新一代的共和国顶梁柱啊,
心中装的是960万平方公里的河山;
知青出身的党的事业接班人啊,
血管里流淌着火红的情怀;
 
他们深入基层访贫问苦,
不停歇的足迹走遍万水千山;
他们胸有大志脚踏实地,
五年间的变化有目共睹,地覆天翻;
 
他们手握人民给予的锋刀利剑,
把腐败分子罪恶的魔爪斩断;
他们建立起铜墙铁壁般的笼子,
使贪官污吏、老虎苍蝇束手就范;
 
什么拖欠工资、黑心老板,
什么豆腐渣工程、为非作歹;
什么走私贩毒、卖淫嫖娼,
什么假酒假烟、毒米毒面;
 
只要是违法乱纪坑蒙拐骗,
都一概打击,绝不手软。
今人惊艳的五年,震撼人心的五年,
祖国的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亿万群众脱贫致富走向小康,
绿色食品、放心食品摆上餐桌饭馆;
条条高铁呼啸前行奔向遥远的荒漠;
工厂矿山道路桥梁如一幅幅美丽画卷。
 
为了还原青山绿水纯净蓝天,
为了华夏儿女的辉煌文化遗产,
为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为了子孙万代永远幸福美满:
 
太空里行走着中国的宇宙飞船,
中国的海军走向了深蓝;
蛟龙号遨游海底敢下五洋捉鳖,
解放军把钢铁的长城加固、筑严;
 
若有财狼虎豹胆敢来侵犯,
威武的中国军民早已严阵以待。
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
人民对你们充满期待,无限信赖;
 
但愿祖国统一解放台湾的宏愿,
在本世纪得以彻底实现;
让世界在我们手中变得和平、美好,
让中华崛起,完成民族复兴的千年伟业!
 
2017年4月30日
 
 

《向往诗与远方》
——记我与诗歌的结缘
 
      我有一个爱诗歌的母亲。我才六岁时母亲写的歌词在1958年就登报还被编成歌曲传唱,给我留下了童年的记忆。我1969年下乡到江西插队,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业余时间还是充满激情地写过几首诗在日记本上,探亲时受到父亲鼓励,但是多少年来都没有勇气投稿。也如赵丽宏所言,诗歌是内心的东西,不是为给人看的。
 
      回城以后,在参加后知青时代活动中,有感而发时也写了一些诗,先后有二百多首,包括自由体和格律诗以及散文诗打油诗。也曾在厂里报刊上和社区得过奖,有的供知青们朗诵演出。但是不认为自己有多少才能,直到高云凌老师鼓励,才敢选出来供大家分享。
 
      以下朗读几段知青时代的小诗与各位朋友分享:
 
一、《我爱这翠绿的田野》
 
我爱这翠绿的田野,
茁壮的秧苗象大海的波浪。
我愿同秧苗一起成长,
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爱这翠绿的田野,
她是祖国宽阔的胸膛。
一层层一片片望不到边,
一年四季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我爱这翠绿的田野,
她是我们学习的课堂。
贫下中农是我们的好老师,
广阔天地把我们百炼成钢。
 
二、《窗外眺望》   
 
远处云雾千座峰,
窗前燕鹊万条柳。
十里禾田生机盎,
一脉溪水向北流。
 
四季常青无严冬,
花盛人忙庆丰收。
草垛粮仓堆田中,
老牛孩童行村口。
 
1973年12月13日
 
      最后,我想借此机会,诚挚接受大家的批评意见。
 
2018年11月
 
 

《农村诗选四首》
 
      编者按:作者在七十年代最艰苦的农村生活中,业余时间写日记和诗歌对作者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现摘录十五首诗中的四首如下。
 
一、《迎春曲》
 
寒雪消,梅花笑,
山乡人勤春来早;
誓夺农业大丰收,
大寨红旗迎风飘;
山山岭岭银锄落,
来来往往车马闹;
铁肩担走千年苦,
大步跨上幸福桥。
热汗浇得青山翠,
红心书写大地娇。
 
1973年2月
 
二、《插秧》
    
朝霞送走满天星,
映出梯田平如镜;
公社社员扯秧忙,
挑秧下田笑吟吟。
 
插下一簇簇绿色的秧苗,
播下一颗颗火热的红心,
用咱们知识青年的巧手一双,
为祖国的大地织春锦。
 
1973年2月
 
三、《石溪亭》
 
皓月深秋,
故人辞山口;
思绪如潮几回首,
友朋无声泪流;
往事六载春秋,
岁月峥嵘纷稠;
天涯共存壮志,
浩宇同望星斗。
 
(知青朋友被推荐上大学送至村口)
 
1973年9月24日
 
四、《夜读》
 
晚风轻,
蓝空荧星山村静。
 
山村静,
楼窗灯明,
学习人勤。
 
光辉前景铭在心,
歧路险峰勇攀登。
 
勇攀登,
雄鸡破晓,
旭日东升。
 
1973年9月
 
 

《心 ,向远方》
 
上海,是我出生的地方,
我热爱她,如同母亲一样。
当命运把我送往广阔天地,
我时刻思念着远方的黄浦江。
 
少小离家,面对滔滔赣江,
心中充满了困惑和迷茫;
我渐渐与农民同甘共苦,
也把文明的种子传播山乡。
 
我在孩子们中间找到快乐,
每天面对他们求知的目光;
教他们像小鸟一样飞向山外,
有知识才能插上理想的翅膀。
 
我想起了岳麓山下的湘江,
有我外公开办的慈善学堂。
衡阳二中的校牌百年不倒,
漫山的红叶在风中飘扬。
 
那是一位辛亥老人的足迹啊,
他曾少小离家远渡重洋;
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
把反封建的号角吹响。
 
我想起了重庆的九龙坡上,
交大的遗址诉说着当年悲壮。
有多少热血青年投笔从戎,
也留下父亲抗日救国的慷慨激昂。
 
父亲没有获得抗战老兵的奖章,
几十年默默无闻从不声响,
在无数牺牲的英烈面前,
个人的得失荣辱怎能念念不忘?
 
我想起武汉美丽的东湖旁,
那里有华中师大的校舍课堂。
那曾是母亲求学的地方,
她时刻牢记报国的志向。
 
抗战中她跟着全家背井离乡,
夭亡的弟弟让她无比哀伤。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母亲选择了文化兴国,教育救亡。
 
不再哀叹命运把我送向远方,
我心释然,如宽阔的海洋。
远方,有亲人关切的问候,
远方,终于成为温馨的故乡。
 
远方,不再是孤苦漂泊的地方,
它蕴藏我人生奋斗不息的力量;
几十年我走过了山山水水,
依然心向远方,笑对夕阳。
 
 

《山里的灯光》
 
      (欣慰我们大队山田坑生产队知青建起了新的发电站,我赶去看望他们,走在山路上,看到漆黑的山洼里一片亮光,欣然提笔记录。)
 
山谷的夜象大海一样深沉,
山坑的村象海底一样神奇,
你顺着山路到山村来吧,
她的夜景是那么瑰丽。
 
啊,远远望去好象水晶宫,
光彩夺目,晶莹透剔。
房屋变成了辉煌的宫殿,
如同在空中,又象在水里。
 
这不是世外桃源,
分明是山田坑的土地。
为什么突然变了样,
一下子变得这么亮丽?
 
小小的山村啊,
是谁将你的模样变得如此美丽?
那是十多颗跳动的心,
把灿烂的光彩凝聚!
 
1973年11月5日
 
 

《生命中的闪亮瞬间》
——纪念峡江知青韩信海逝世45周年
 
1969年的春天,
你还是一个的十七岁少年。
你生长在虹口简陋的工房里,
告别黄浦江来到赣江边。
 
你喜爱井冈山下的层层梯田,
你不怕山路崎岖,饭菜缺油盐,
你喜爱青山翠竹映山红花,
你不嫌红土草屋油灯暗淡。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
那个夏天暴雨如注,山洪倾泻;
那是下乡才四个月的一天。
你和同学挑着木板去河对岸;
 
平日里一条清澈的小溪,
顷刻间却变得无比湍急凶险;
你和同学走在湿滑的独木桥上,
肩挑着木材摇摇颤颤;
 
突然同学身子一歪跌入河中,
你毫不犹豫抓住他想救上来;
那个过程仅仅是一瞬间,
你根本来不及有任何意念;
 
这动作对你来说天经地义,
只是本能地发生在兄弟间;
你牢牢抓住同伴不肯放手,
却不料自己也被冲进漩涡间;
 
无情的浪花吞噬了你俩,
顷刻间把你们冲得很远;
岸边的老乡们顿足捶胸,
呼救声传遍大河两岸;
 
知青们心急如焚沿河边飞奔,
要把你们从死亡线上夺回来;
滔滔赣江水也变得呜咽,
天地间只听得雷鸣电闪;
 
来不及多看一眼绿水青山,
来不及再写封家信传递思念;
来不及问小妹有没有上学,
来不及等老父母病愈康健;
 
年轻的知青战友啊,
你闪亮的生命陨落在那一瞬间;
我们的战友韩信海和同学,
再也听不到知青和老乡的呼唤!
 
虽然你的事迹当年就上了报刊,
被追认为烈士却整整晚了三十年;
没有丝毫的补偿,没有荣耀的光环,
只有知青把你认作永远的英雄、模范!
 
但愿一同牺牲的同学永不分开,
好在另一个世界偎依做伴;
如今你们的英名刻在了海湾园,
家乡的亲人永远把你们思念。
 
 

《他心中的牵挂》
——赞上海流源知青张润德
 
他走在峡江的红土地上,
眼里露出喜悦的光芒;
沐浴山岭的微风,
他满怀深情重返第二故乡。
 
五十年前他不幸年少失学,
从上海插队来到贫瘠的山乡;
农耕的岁月里在油灯下看书,
日夜思念着儿时的课堂。
 
十年荷锄,扁担压弯肩膀,
上大学成为破碎的梦想;
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春天,
可远离文明的伤痛久久难忘。
 
人到中年,他毅然下海经商,
多年的打拼终于换来了小康;
生活不再困窘,心灵不再彷徨,
理想的火花重新被点亮。
 
他回到了孔元村探望老乡,
给病重的老表送上钱款和营养;
当他看到留守儿童期盼的眼光,
立下了捐资助学的目标理想。
 
老知青们在他的感召下集结,
曾经的经历让他们心往一处想。
放下孙辈的牵挂和病痛折磨,
共同来到这个难忘的地方。
 
爱心助学基金会成立了,
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在小学校安装;
新校服和课桌椅运来了,
崭新的教学楼和宿舍屹立山旁。
 
操场上奔跑着孩子们的身影,
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歌唱;
助学金温暖着贫困孩子的心坎,
奖教金带给老师们鼓舞和希望。
 
第二故乡的亲人们感谢他,
捧一束映山红向他献上;
上海知青们感谢他,
他是知青的骄傲和榜样。
 
他却谦虚地不让声张,
把鲜花和荣誉推到一旁。
他的名字如同他的人品,
润德天下,日月华光。
 
 
(责编: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话说微型诗歌
    下一篇:向往诗和远方——葛天琳诗选之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