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红利”时代要结束了?他们给出权威说法

来源:政知见 作者:政知见 时间:2018-10-31 点击:
      全面二孩政策是否应该放开?中国人口红利还能维持多久?人口老龄化给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实质压力?所有人们关注的人口热点问题,都在上周五举行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得到讨论。本次双周会共有13位全国政协委员和2位专家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卫计委主任李斌作了主题发言。

      在这个正国级参加的最高级别的协商会议上,一直从事人口工作、关注人口政策的委员、专家聚焦“中长期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在持续半年的调研后,对各个细分领域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汪洋强调,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近日,官方陆续公布了会上讨论的细节。

      中国人口拐点?于20年代后半期达到14.3亿人口峰值

      李斌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中国目前的人口现实:到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14.3亿左右,人口数量将经历从低增长到零增长再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性转折。

      这个现实说明了几个问题。

      1.中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变。

      2.目前中国人口发展的机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包括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发展不平衡等。

      3.家庭发展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体现在年轻人结婚时间越来越晚,大龄生育、不孕不育等人群越来越多,托幼服务短缺等等。

      参会的委员大多是“行家”

      政知见需要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委员和专家。在2000多位政协委员中挑选出的这13位代表,显然对人口问题研究颇深。

      细看下来,这些委员很多都“不是外人”,是曾经主管、负责人口工作的干部。

      王培安,曾担任原卫计委副主任11年。现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杨云彦,2008年起主管湖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至今,现任湖北省副省长,民盟湖北省主委。

      河南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主委高体健从2010年至2014年主管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还有是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丁金宏等专业领域委员。

      另外,多位来自其他行业的委员,从自己的专业领域提了建议。例如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贾楠建议推进政府部门间人口和单位基础信息共享,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介绍了香港对待老人和儿童的医疗政策等等。

      会议的三个重点:全面放开、人口红利、老龄化

      和每次双周会一样,各个参会委员的发言尽量各有侧重、不重复,提高会议效率。不过,政知见注意到,全面放开生育、人口红利和老龄化依然是委员们涉及到的话题。

      全面放开生育靠谱吗?

      2016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王培安介绍了一组数据,在育龄妇女规模大幅下降情况下,2016、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达1786万、1723万,为本世纪的最高水平。

      不过,今年起,全国出生人口明显回落,全面两孩政策短期效应结束,生育水平处于下行阶段。

 

      地方上也有数据。杨云彦介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湖北“二孩”比重明显上升,超过50%,生育二孩的高龄产妇数量比以前增加。不过出生率反弹明显的同时,持续时间却不长。

      这种情形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其他地区的状况。

      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盟湖南省主委杨维刚认为,“90后”的育龄妇女减少,才是当前出生率低的主要原因,“全面放开”并不是解决当前人口问题唯一、最佳的选择,建议抓好配套政策落地,全面加强生育服务。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也提到,现阶段政策调整重点应放在全面减少生育限制之上,不应简单地提“鼓励生育”,确立“有计划的自主生育”和“有责任的家庭养育”政策立场。

      对于目前年轻人不愿意生育二孩,委员们将原因归纳为时间和金钱成本越来越高、父母越来越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以及托幼服务的短缺,也相应地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例如恢复入托制、3岁以下儿童父母自己带的给予补贴等等。

      中国“人口红利”时代要结束了吗?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劳动人口众多带来的人口红利。目前生育率下降,老年人增多,人口红利还能否持续?

 

      贺丹给出了清晰的中国人口红利的时间历程。

      她认为上世纪70年代至2010年,属于人口红利的前半期。这时期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摆脱大面积贫困,实现了经济腾飞。2010年至2035年左右,属于人口红利后半期。这个阶段人口总量进入负增长,劳动力成本升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不过这并不代表人口红利期的结束。

      贺丹有三个依据支持这个观点。一是劳动力数量依然充裕,2050年前劳动年龄人口都能保持在8亿人以上。其次,人口负担轻,劳动参与率远高于发达国家。此外,巨大人口总量产生的规模效应,可以支撑细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老龄化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读者们有的可能记得,本月中旬北京市老龄办发布了一本白皮书,其中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33.3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4.5%,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

      相信很多人看到后跟政知见一样吓了一跳。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很“淡定”,他表示,“无论实行什么生育政策,期望生育回升到很高水平是不可能的,中国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翟振武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表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比例的升高速度及比重都要高于中国。虽然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很大,但也只相当于发达国家30年前的老龄化水平。他们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彭希哲也认为没必要过分悲观,“要营造理性认识老龄化的社会环境,不要一讲到老龄化,大家都说得悲悲切切的。”

      此前多个调研组全国调研半年

      这次会议不是随便开的,相关调研工作开展了半年。

      从春天开始,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高云龙以及人资环委负责人分别带队,先后赴新疆、北京、广东、山东、河北、上海等省区市开展了专题调研。

      这些地方各有特点,既有北京、上海等外来人口众多的超大型城市,也有二孩生育数量最多的山东省,还有新疆生育率高但教育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在广东和东三省都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也多次与国家发改委、卫健委、教育部、人社部等部门以及有关研究机构进行交流。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新华社揭自媒体黑公关:有企业给上百自媒体交保护费
    下一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驱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