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随风万里》书摘】: 17、巍巍井冈山
来源:北京知青 作者:林小仲 时间:2018-10-24 点击:
17、巍巍井冈山
1986年2月下旬到11月初,在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的指挥下,团中央机关先后抽调200多名干部,组成15个工作分团,分3批下基层抓落实,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关于端正党风、转变机关作风的号召,有力地推动了全团的工作。
我参加了江西分团。1986年2月下旬到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工作了两个多月。江西分团由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张宝顺负责、团中央青工部部长李冰带队。20多名来自机关的干部分成两个组,一个组由团中央青工部财贸处副处长扬涧华带领在宁冈县工作,另一组由我带领在永新县工作。江西团省委和吉安团地委的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了这一工作。
永新县在井冈山脚下,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27年周恩来、贺龙、叶挺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毛泽东领导的湖南秋收起义相继失败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坐落在江西西部的永新县,是一座美丽的县城,远处的罗霄山脉山峦起伏,环城的禾川河碧水流淌,使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充满生机。永新县出过王恩茂等一大批红军将领,永新县有三湾改编那样出名的一大批革命遗址,永新县还出过毛泽东夫人贺子珍那样传奇的女红军将领。贺子珍比毛泽东小17岁,她1927年3月担任中共永新县委妇委书记。她随哥哥贺敏学和王佐、袁文才一起上了井冈山。两个月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毛泽东在与井冈山部队领导见面时,见到了美丽清纯,身材修长,肩上斜挎着盒子枪的贺子珍,那年这位永新姑娘只有17岁。1928年,毛泽东同贺子珍结婚。后来,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嫁给了毛泽东的小弟弟毛泽覃。
团中央机关与我一起到永新县工作的干部有,青工部王剑、宣传部荆惠民、组织部任宇龙、少年部赵素英、办公厅刘恒、刁春荣。刁春荣是一位膀大腰圆的女同志,身高足有1.8米左右,长期在办公厅工作,为人热情厚道。除赵素英分到县任弼时中学,刁春荣分到县水泥厂工作外,其余4位男同志都单兵作战分到远离县城的乡镇工作。宝顺和李冰住在永新县,他们也亲自在永新、宁冈两县开展工作。两个多月中,大家积极引导基层团组织,围绕脱贫致富开展活动。
荆惠民、刘恒也在他们工作的乡镇积极宣传商品经济的重要意义,帮助当地干部和青年冲破狭隘的小农经济观念,放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荆惠民这位硕士毕业生,还在镇里为农村基层干部举办了几期农村经济形势讲座,使许多听讲人受到启发。荆惠民,在团中央宣传部,有较强的理论功底,人豪爽肯想问题,他后来一直在中宣部工作。刘恒来自办公厅,办事认真,现在在中青旅工作。
任宇龙工作在永新县著名的三湾乡。三湾那棵大榕树下,曾以发生过毛泽东亲自领导的三湾改编而闻名天下。三湾乡与红军有血肉联系。解放后,三湾乡干部群众到北京中南海朱德、康克清等在井冈山打过游击的将帅们家串门,如同平常人走亲戚一样。三湾乡是全国乡级政府第一个有吉普车的。党中央始终没有忘记老区人民,经常拨款救济永新、宁冈、瑞金和井冈山地区,但这种救济也对这些地区产生了某些副作用。永新有的年轻人很懒,三湾乡紧靠深山老林,有的人根本不愿意想靠生产致富,更不用说科技种田、改变经济结构了。他们说白天睡觉,晚上拿把柴刀偷偷上山砍棵树,扛下山卖了换壶酒就能喝好几天。不怕经济落后,就怕不思进取。我们设法做了很多工作,但多年形成的观念,哪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任宇龙在三湾乡烈日炎炎下,居然穿着一双长筒雨靴在院里走来走去,我拿他开玩笑说,三湾曾经有毛委员,现在来了个任委员,你穿长筒靴摆什么架子?事后才知道他是被老乡说山上有很多毒蛇,吓得采取的防护措施。任宇龙离开团中央后,下海经商,颇有收宜,至今我还记得组织部那个白白胖胖的大男孩。
任弼时中学是个教学水平和升学率很高的学校。从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局到团中央工作的赵素英和学校的师生们建立了温馨的关系,赵素英重感情,她也为那里学生们的学习精神所感动。许多永新县的农民克服家庭困难送自己的孩子来上学,学生们每周回一次家,返校时背着一周用的米和咸菜,平日吃的是干饭就咸菜。晚自习结束后,校园里熄灯的铃声已响过,老师催促多遍,在灯下晚自习的学生们还是不愿离去。他们深深知道只有念好书,才能跳出农门”,改变一生的命运。这是城里许多养尊处优的独生子女们很难有的奋斗精神。
我和赵素英以老区永新县的教育状况亟待改变为课题,走访了全县六七个乡镇,写出一篇反映老区儿童上不起学,校舍破旧,资金紧张,教师贫困,失学率高的调查报告。报告里反映我们去过多处在漏雨祠堂里破烂不堪的学校困境,学生们坐在砖垒的破桌椅上,教师工资拖欠,有的教室里竟然还存放着棺材。这篇报告在我们回北京后,以团中央青工部的名义刊载在1986年团中央研究室编发的《团的情况》上。
永新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也记录了党内斗争自相残杀的往事。永新县任弼时中学门前有一个大坑,曾是红军时期抓AB团活埋自己战友的地方,那时红军队伍中稍有文化的人都被猜疑,连毛泽东在那时候都多次被排挤出领导岗位。在永新县我们多次听县委的同志们骄傲地提起,毛泽东的第二位夫人贺子珍,贺子珍曾被永新人称作“永新一枝花”。贺子珍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她们兄妹曾是永新县最早的团县委书记和副书记。她是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在永新和毛泽东走到一起的。
我和团中央的同事们在这里工作的同时,也感受着中国革命历史的熏陶。吉安团地委、特别是永新县团委书记陈雪,一位干练、热情的永新姑娘给我们工作团很多帮助。
两个月的工作很快结束了,在宝顺和李冰带领下,江西分团的永新、宁冈两个县的工作人员会师宁冈,我们踏上革命先辈们走过的上井冈山的道路。
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巍巍井冈山,绵延500里,永新县在井冈山的东麓。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向上行驶,路的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是崇山峻岭,井冈山山势雄伟,可以想象当年没有公路时更是何等险要。我们车队到达井冈山五大哨口黄洋界时,大家集体下车,朱德题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赫然映入眼帘。毛泽东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在此时此地诵读使人更觉得其气势浩然,“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宁冈我们参观了茅坪的八角楼,那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居住过的地方。记得有一首很动情的歌“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茅坪河的水闪金光,我们的毛委员在灯下写文章”。离开茅坪后我们途经黄洋界到了井冈山的中心茨坪,这里曾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现在是井冈山市政府所在地。那里坐落着依山临水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5月初的井冈山,漫山的红杜鹃争奇斗妍,竞相怒放,井冈山的竹海如绿色波涛,竹涛声中似乎有千军万马屹立其中。茨坪北面7公里处有五潭十八瀑,碧玉潭瀑布一泻千丈,浓雾如烟,幽谷滴翠,为雄伟的井冈山增添了许多神奇色彩。
离开井冈山后,我们一行顺道走访了鄱阳湖畔的共青城,那是由60年代上海知青们在这里建成的新兴工业城,著名的丫丫羽绒服就产自这里。胡耀邦总书记曾对这里的青年寄予厚望。耀邦同志1989年病逝后,他的骨灰埋在了鄱阳湖畔,埋在了共青城,埋在了这块从他少年时代投身革命开始为之奋斗的红土地上。
我们江西分团结束江西工作时,在南昌受到时任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接见,她热情地肯定了团中央干部在江西下基层的工作。
作者简介:林小仲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院附中,在东北呼伦贝尔度过九年知青岁月,1977年返城,先后在国企、团中央机关、央企、民企供职。现任职北京雨霖房地产公司总经理。本文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梦随风万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