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财政政策失灵,货币政策失灵,苦日子才刚刚开始(中)

来源:智谷趋势 作者:许小年 时间:2018-07-23 点击:

      02
      中期两大变数,
      一大变数是去杠杆,第二大变数是贸易摩擦。

      为什么中央在这个时候下决心去杠杆?我们看一下中国经济的总体负债率就知道了。总体负债率在很长一段时间是稳定的,稳定在140%。到了08年,负债率突然跳升,大家都知道这是2008年推出4万亿,说的是财政刺激计划,其实不是,4万亿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的大量发放。

      那个时候我记得我的学生跟我讲:教授,我现在压力很大。我说:你有什么压力?他说:我放款放不出去,今年放了300亿,没完成任务。我说还有这事,上面下来的命令,你一定要放款放多少?找不到项目,完不成任务,就被批评,就承受巨大的压力。

      所以,从4万亿开始,我们就靠借债度日,靠借债维持经济的刚开始是8%的增长,刚开始是拼命保8%,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8%,受广东人影响,8%是一个吉祥数字?后来8守不住了守7%,现在7%也守不住了,是不是该守6%了,六六大顺嘛。6%保不住了怎么办?保5%,5%有什么说头,不知道。这是政府要干的事,我不用操心,他们总会有人发明出更多新名词来。

      这个负债率从08年开始一路上升,这是2012年的4万亿负债率2.0%,再次上升,上升到目前,这个数据是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统计局的数据我现在用起来都是心里不托底,搞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因为有4家地方政府承认他们GDP造假。如果地方政府的GDP数据造假,那中央拿的数据是什么数据?我就搞不清楚了。还好国际清算银行给了一个数字,并且进行了各国的比较。我认为这个可能还是比较扎实的数据吧。

      到了2017年的时候我们经济的总体负债率已经从08年的140%上升到了260%,也就是增加了120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在过去的10年间,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们经济增长还能维持在6%点几,靠的是什么呀?靠的是借债。借债是什么?借债就是寅吃卯粮,借债就是透支未来的GDP,借债不是价值创造,是向我们子孙后代透支未来的财富。现在负债260%,比日本还低,日本的负债接近300%。

      但是,问题在什么地方?这只是存量,这只是资产负债表。我们的问题在于流动性,我们的问题在于债务偿还能力。所以负债率,你可以做国际比较,但是这个国际比较不能够给你提供准确的依据,就说明什么时候债务危机要爆发了,不存在这样神奇的数字,说你负债超过了多少就一定是债务危机。他和一个国家的债务偿还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我问一下大家,我们各位都是做企业的,都是做金融机构的,如果一家企业,我们看到他的负债率是呈现出这样的上升趋势,我们会对这个企业作出什么样的评价?如果一家企业在过去十年间,他的负债率上升100个百分点,我们会怎么想?作为金融机构,我们敢向这样的企业放贷款吗?我们敢吗?企业的负债,国家的负债,经济的负债,家庭的负债,全都一个道理,负债不能过高,过高会出什么问题?资金链断裂。

      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他的根源,就在于家庭部门负债过高,最后链条绷断,引起的就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所以负债的水平一定要控制住,起码不能让他再继续的上升,中央在过去几年中,应该说过去两年中,下决心去杠杆是最好的说明。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去杠杆,如果不去杠杆,这个风险我们承担不了。你很难再设想一下08年的事情在中国发生,但是如果你要让这个债务水平继续上升,08年的事情很有可能在中国重演。所以,最近中央推出了去杠杆的政策,本人是拥护的。我的学生讽刺我说:教授,很少见你和政府保持一致。我说不是我和政府保持一致,是政府和我保持一致。因为从08年开始我们就讲要警惕债务过高的风险,4万亿一推出,我就写文章批评,这是有据可查的,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当然这篇文章后来只能收到我的文集里面去,过了几年以后包含这篇文章的文集居然也出版了。

      在中国的背景下,我认为中央去杠杆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至于在具体的执行上,方法上,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但是我认为不要因为具体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来怀疑这个方向。这个方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要推进下去,这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我可以看到的就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隐患。

      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实际上跟这个是一回事,这条曲线,你把纵轴换一下就是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是什么推动的,债务推动的呀。你给老百姓放按揭贷款,你给开发商放贷款,你把纵轴换一下,就是地产价格。地产价格就是这么上的,资产价格的上涨,全都是债务推动的。资产价格上涨,只有两大推动力,一个是资产的收益率,第二个是杠杆率,就这两项。资产的收益率不可能这么上升,如此快的上升,只有杠杆率。这是一回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最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为什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就是因为我们的债务存量已经非常高了。现在流量开始出问题,也就是债务偿还开始出问题了。

      在债务偿还的压力之下,我们知道,2015年财政部做了一次债务置换,把地方政府的短期到期债务置换为长期债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债务置换?因为地方政府的偿债都发生了困难,这是2015年就发生困难了。这个措施是财政部2015年采取的。

      2017年,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4个省市承认GDP造假,这是我记忆中政府第一次承认造假,前所未有的承认GDP造假。为什么4个地方政府,可能不止4个,我看到的是4个地方政府承认GDP造假。为什么承认造假?因为财政揭不开锅了,债务偿还发生困难,财政支出找不到钱了,怎么办呢?找老爸、找老板,跟中央要钱。中央说,你去年GDP增长这么好,财政收入这么好,你跟我要什么钱呢?地方政府怎么说?地方政府说对不起老板,去年的数字是假的,承认了。承认错误,才有钱哪。于是,地方政府纷纷承认,我造假了。我们的财政很不透明,所以给我们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只能零星从媒体上的这些报道了解,而媒体的报道现在也很糟糕,媒体的报道,造假的实在不算少数,我本人就被造假了多次,我投诉无门。

      我顺便说一句,市场上过去的三年中,所有以我的名义写的关于房地产的文章,关于股市的文章全是假冒!我没写过一篇。但是在网上,在自媒体流传的,我都看到五六篇了,而且都是10万+。我们的自媒体没有底线。当然,我们的官媒好像也没强到哪儿去。

      现在看到报道,看到数据,都不敢相信。现在地方政府承认GDP数据造假了,近期债务违约的报告越来越多,前两天网上热炒的是常德政府,召集他辖区之内的金融机构开会,开会干什么?要求金融机构不许撤贷,常德政府后来出面辟谣,用的词非常艺术,网上所传关于常德市政府召集金融机构开会的报道,不完全属实。说明这事真的发生了,但是细节也许不像媒体报道的这样。说明什么问题?地方政府偿债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如果金融机构一撤贷,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要垮掉,可能地方政府的投资公司也要垮掉。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说耸人听闻。你们经济学家老在说一些不着边的话。今天喊危机、明天喊危机,危机在什么地方?我们日子都过得挺好。过日子是你们的事儿,喊危机是我们的事儿,不会因为你日子过得好就不喊了,也不会因为我喊危机你们就不过日子了,大家各过个的。

      地方政府要求银行续贷,如果不续贷,他的财政会出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去杠杆。

      财政部今年发的,暂停向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停止PPP棚户区改造,全停,取消一切补贴,这都是正确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出台资管新规,清理影子银行,打破刚性兑付。多少年了我们一直在呼吁,要打破刚性兑付,就是做不到,总是一个维稳当先,一直推行的就是刚性兑付,花钱息事宁人,现在刚兑终于打破了,这是一件好事。打破了刚兑之后,引起了市场对风险的重新评估,市场对风险的重新评估自然就会影响到资产价格,毫无疑问的。因为资产价格是由预期形成的,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不是交易的金额是多少,不是交易的笔数是多少,在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就是预期。金融资产的价格全都是预期形成的,不是实际交易形成的,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到,只要预期发生变化,资产价格立即就变,资金的数量、资金的流动方向马上就发生变化。

      所以有一些朋友说,资产新规、清理影子银行、打破刚兑、去杠杆这都对。但是,措施是不是太过于激烈了。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到目前为止还是得当的。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平缓一些?我觉得很难,因为金融市场是预期主导的,只要大家看到了中央银行已经下决心打破刚兑,这个预期立即发生变化。而市场上,资产价格马上就反映出来。金融市场他永远是过度反应的,因为预期是超前的,预期是可以在瞬间改变的。

      对于去杠杆最明确的表述是今年两会之后,新任央行行长发表讲话,他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缩表,已经做好准备退出货币松宽。央行行长的讲话,被市场忽略了。在这个讲话之后,央行的缩表正一步一步的在进行。市场、企业一厢情愿的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预测未来央行的举措,我觉得我们有可能要犯错误。

      银行政策一出,资本市场当然受到影响,然后大家就开始叫了,你搞得太紧了,太雷厉风行了,动作太果断坚决了,市场已经受不了了。最近央行又降准,于是这个降准好像又符合了我们传统思维的预期,只要我们叫一叫,央行就得放一放,我希望大家不要抱这样的幻想。最近的降准和过去的降准是两回事,过去的降准我们都理解为央行又放水。抱歉,这次降准不是央行放水,是银行收水。是央行缩表配合性降准。为什么央行第一次降准,是银行再回收再贷款,是明显的缩表的举措。收回再贷款,央行担心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所以相应的降准。这个降准是为了配合央行缩表,不是再次放水。第二次降准有可能是受到一些市场的压力,其中包括人民币的压力。

      不管你说央行政策的动机是什么?在宏观层面上,我们观察到的是什么呢?宏观层面上观察的是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增速都在不断的下降,而且是以很快的速度下降。这是最清晰不过的信号,就是央行缩表,退出松宽。我认为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太晚的话,你要说再让我批评政府,我只能说你们做这些事儿太晚了,早就该做了,拖到今天,亡羊补牢也可以,总比不做强。

      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去杠杆要进行多长时间?我们还看(非金融机构负债/GDP),我们自己给央行算的帐。正是因为在过去两年间,采取了去杠杆的措施,这条曲线在2016年开始平缓了,首先要防止、要制止债务的进一步上升,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什么?你还得把它降下来。

      各位想象一下吧,现在大家都在叫苦,都觉得过不下去了。那更严厉的措施还在后边呢,你这么高的负债率,早晚是个问题呀。要把这个定时炸弹的引线拆掉,你的负债率还得降下来呢。我们这个经济靠输血已经习惯了,现在输血要停了,别说输血停了,即便是输血少输一点都觉得心里不舒服。但是输血不可能永远进行下去,不可能的,对这一点,我们要做好准备,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你只有精神上、心理上做好这样的准备,你才会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应对进一步的去杠杆。

      2016年我们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都不记得了?不读书、不看报?

      当然我也不看报,我也不看新闻联播,但是中央的精神我是非常注重学习的。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三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201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件大家还是要读一下,2017年的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守住底线、防范系统性风险。

      说的都是这件事(非金融机构负债),不要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今后的政策走向,我刚才已经讲了,后工业化时代,再加上长期追求过高的GDP增长,使中国经济内部的风险越来越高。现在,已经到了必须化解风险的时候了。否则发生什么事儿?我们真的是难以预测,发生的这些事情,我们能不能够应对,也都说不清楚。

      这大概是宏观层面上,我跟大家要交流的。宏观层面上充满了变数,企业和国家的经济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许小年:财政政策失灵,货币政策失灵,苦日子才刚刚开始(上)
    下一篇:许小年:财政政策失灵,货币政策失灵,苦日子才刚刚开始(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