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摄影——主题与构图

来源:未知 作者:分秒精彩 时间:2015-08-11 点击:
摄影的目的是借助实体表达一种情绪、观点或态度!而不是仅仅描述某个实体。
      主题就是要通俗易懂的叙事。
      构图是通过建立几何图形(线条)来表达美和情感。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作品的主题?主题是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说白了也就是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作者通过作品中的全部元素和视觉形式所表达出的基本思想。主题应该是拍摄前期要充分思考的首要问题,也可以说,你要拍什么?要表达什么?这一点应让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又是指什么?它是指最能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事物,也就是通常安排在视觉中心(趣味中心)附近的东西,其作用是阐明主题思想;对主体描述的程度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与之对应的是陪体,指的是烘托和陪衬主体的景物,起到帮助主体说明主题思想的作用;陪体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不应和主体同一颜色、同一影调、同一形状,而应有所区别。
       
       作品的主题与构图是拍摄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将二者放在同一篇幅里,目的是强化对其关注和重视程度。关注和思考主题,实质上解决的是:作者应清晰的知道将要拍摄什么样的作品?也可以说,你所拍的作品要让读者看得懂、一目了然;关注和思考构图问题,实质上解决的是:如何表达美和内涵情感,即通过镜头对作者的想法进行艺术化处理,使画面中各元素形成最佳组合并记录下来。
       
        作品好坏的一个关键差别在于构图。
构图(英语composition?译音)的意思是造型的艺术。在中国画中称之为“布局”、“章法”;说白了,构图就是如何把画面元素安排在画面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构图是一项与审美有关的活动,需用心计划,很多时候还需耐心等待,它也是一种直觉灵感,但好构图赋予了照片的灵魂!丰富的构图是前中后景、主陪体、新鲜视角和光线色彩等的最佳搭配,是对画面元素的节奏、线条的提炼和升华,有时也是对阴影的生动利用,并充分表现出画面层次。由此可见,好构图并不是简单的将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或兴趣点附近那么简单。
       
       构图是表达美和孕育情感!也就是说,要把情感表达放在一张照片的首位!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表达美这个问题,是众所周知且极力追求的,都希望作品是美的吸引人的;但通过构图来孕育表达情感则是难点,这里既有营造情感也有捕捉瞬间的能力问题,既有审美视角也有拥有慧眼的问题,既有外在流露也有情感提炼的问题等等。众所周知,如果仅是在形式上模仿几种构图样式,而对美和情感表达不够充分,那么,作品将缺乏生命力,也就不能形成强烈的共鸣和视觉情感上感染力;对于美感情感的建立,对摄影者的要求是情感细腻丰富的,这既是摄影修养,更需实践积累。
       
       构图是构思的过程:这种构思过程通常是,先观察所要拍摄的景物及环境,再思考拍摄的景象和效果,然后对发现的美景并加上一个“框”,最后发挥镜头的特性并组合出精美的瞬间;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寻找画面的核心价值,静心观察眼前画面,认真构思取景,着重思考突出画面重心;只要抓住或创造了吸睛焦点,就抓住了画面的亮点,也就成功了一半!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发现美、再现美、创造美,它反映了对拍摄事物的认知和情感传递。主体应该是首先考虑的因素:首先应考虑主体在画面中的摆位和大小比例,然后再考虑安排前中后景、陪体、光线、色彩、环境等的形象、大小、数量和位置等等。
       
       构图分类。
可分为线条构图与形状构图。按线条构图主要有:黄金分割、水平线构图、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曲线构图、不规则线构图等。按形状构图主要有:九宫格构图、三分法构图、十字法构图、三角形构图、框式构图、A字形构图、圆形构图等。需要注意的是,构图的分类和样式很多,但这仅是提供一个基本法则和一种构图思路。
      
       构图元素。主要包括主体、陪体、前中后景、光色、环境和手法等等。其中,环境指的是画面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包括前景、中景、背景等,这是构图的基本层次;前景是指在主体前方的景物,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画面环境的一部分,增强空间深度并平衡美化画面;中景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背景是指在主体后方的景物,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都是画面环境的组成部分。视角是指观看时的角度(物理视角)和看待事物的观点(心理视角)。构图核心要素是线条和影调。线条是照片的骨架、影调是肌肉,线条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线条分直线、曲线二大类,摄影必须重视线条的提炼和运用,要善于利用角度、光线、镜头等表现手法,将不同物体富有表现力的外沿轮廓加以突出,使之清晰简洁,以再现准确、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线条在画面中,往往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因光的作用,形成的各种物体的轮廓线、不同影调之间的分界线和过渡色块所组成的线形,也可能是视觉上的虚线,大都在作品完成后才看到。
       
       构图手法:

       1、对比:比如要表现的主体色彩比较明亮,那么背景通常最好暗一些,反之亦然。再比如动静、远近、大小、虚实、形状、冷暖对比等等;对比产生魅力!这一点不可不察。
       2、均衡:千万不要以为均衡就是对称,也不是指平均和四平八稳,而是让画面中的形状、颜色和明暗区域互相补充与呼应;可以说,均衡是意境上的稳定与和谐,即互相衬托。
       3、透视:透视点(拍摄视线中心)的选择能传递情绪。比如:人物肖像的透视点最好落在眼睛位置;全身人像则最好落在腰带位置。
       4、黄金比例:通常把主体放在井字格任一个交叉点附近(上面二个交叉点更动感更活跃)。对于黄金分割点(线),在构图时通常应首先考虑好上下关系,再看左右关系,从而使整个画面产生美感、空间感、透视感。
        5、横(竖)幅:如画面中水平方向的形态多,可以采用横幅画面;如果纵向的线条较多,可以采用竖幅画面。此外,也有使用方形画幅构图等。
       6、色彩再现:色彩的运用搭配也是构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情调,如红色给人以激情,蓝色给人以宁静之感等,可以说,色彩的运用直接对情感表达产生影响。通常做法还原景物的真实色彩,但为了表达某种想法,也会采用调整色温来反向表现色彩的做法。另外,有时画面中会出现使视线过分关注的色彩,此时要使用另一块颜色或者明显的特征把视线移动过去。
       
       构图原则:
       1、力求简洁。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采取很浅的景深;坚持一张照片仅有一个焦点,其他焦点必须从镜头中排除出去;最容易繁杂是背景,应通过改变光圈、控制景深、改变视角等方法使背景简洁。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形式不是越简洁越好,特别是在形式上过份追求简洁,则会因太过单调而显得单调呆板,所以,摄影是做减法这句话没错,但其中也有加法!
        2、注重留白。人的审美是需要空间的,有时在画面中也称之为负空间。空间留白能产生意境!比如:有时,前景或后景可以留下很大的空间,将很小的主体置于很大的空间中,这样更有助于强调主体、渲染情绪等。
       3、角度新鲜。改变拍摄角度非常重要,对一个景物采用多个角度拍摄非常有益。最好的照片就是在摄影者发现了最适合被摄主体的角度时产生的,很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被摄主体适合于在人们站立时的眼平高度(大约1.45-1.8米)来拍摄,所以,当拿起相机时就要考虑镜头的高度和角度。
         4、寻找线条。多动脚靠近些,力求发现和运用线条(实物线、虚拟线、光线)引向视觉中心;有时需对主体进行线条塑造来表现美(如人物身体曲线)。
         5、制造框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框架来“框”住目光;应避免主体景物被画面边缘框架切割,最重要的是,防止照片的边缘出现无关紧要的“杂碎”或者照片一角有极为明亮的亮点。
         6、鉴别细节。每个人拍摄同一个场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选择,即使很多一流的摄影者一同去拍摄同一场景,因摄影者个体的差异将会创作出迥异的作品来,关键看是否在细节上,抓住了吸引读者的兴趣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初学者必学--5个方面带你认识用光技巧
    下一篇:学习摄影——测光模式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