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三十年——福建宁德脱贫纪事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张政 刘文嘉 高建进 时间:2018-06-02 点击: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一行前往寿宁县下党乡调研途中。张培基摄

▲上图为20141022日拍摄的下党村老村旧貌。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下图为201712日拍摄的经过保护性修复后的下党村老村新貌。新华社记者张国俊摄

 

13,在位于下党村新村街道的下党乡赶圩集市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村民在赶集购物。道路的联通让每月两天的下党乡赶圩集市热闹非凡。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上图为19907月拍摄的施工队正在开山建造下党进村公路。张培基摄

下图为201714日同一地点拍摄的下党至寿宁客运班车行驶在修缮后的水泥路上。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1月3日,下党村王光朝家的老屋正在进行改造修缮,准备借助蓬勃发展的下党乡村旅游增加收入。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从福建宁德市区到宁德寿宁县下党乡,车向西北行,至少要经过15条隧道。白沙隧道、江家渡隧道、铜岩隧道、岭头隧道……每个隧道,都代表着闽东一座山。

      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用另一种方式来到这里。在坐车颠簸几个小时后,路没有了。他沿着山中小径徒步两小时才进村,现场召开扶贫办公会,又用了3个小时披荆斩棘走出这片深山。

      那是他就任宁德地委书记的第二年,是中国提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第五年。在宁德期间,他以脚步丈量了闽东的山容海纳,开启了带领贫困群众走出大山的“凿空之旅”。三十年后,当宁德贫困发生率已降至百分之零点零几,由闽东大地策源的脱贫思想,正在推动21世纪的中国迈向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当年的“滴水穿石”,与今天的脱贫攻坚呈现着同样的战略定力;

      当年的“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凝练为今天的精准扶贫思想;

      当年的“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发展为今天的“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

      当年的“把心贴近人民”,今天有了更为有力的表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三十年前赴后继,三十年一以贯之。脱贫路上的宁德样本,由此被历史地放入了更大的时空坐标中。

      “滴水穿石”“弱鸟先飞”

      下党乡71岁的老人王光朝,至今记得1989年盛夏的那一幕。

      以150多年历史的文昌阁为背景,之字形的石径上走下了一队人,走在最前面的,正是头上戴着草帽、肩上搭着毛巾、手里拿着木杖的习近平。“我都记得,走到下党十一点多了,(习近平)一条毛巾都是汗哦,老百姓纷纷喊着‘地府(知府)来了’‘地府来了’,我们自己煮了凉茶,挑着担桶给他送去。”

      这是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电灯照明、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的下党乡,第一次迎来地委书记这么大的官。四户极度贫困的家庭里,坐下了知心人;连门都没有的简陋小学教室,成了扶贫现场会的会场。

      “找了块红纸,写上了‘会场’两个字,贴上了。桌子上铺的布,是不知从谁家找的被面。”下党乡原党委副书记刘明华参与了现场会,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眼前,“老百姓找遍全村,找出仅有的一瓶罐头给习书记送去了。习书记把里面的罐头倒在碗里,送给了会场的一个老婆婆,自己用空瓶子装凉茶喝。”

      贫困,如大山围困,如重石压心。习近平提出,要率先解决公路、水电和办公三大问题。他还对带去的地、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大家都是翻箱倒柜、竭尽全力的,尽可能解决问题”。

      山坳乡村下党的历史,在这个见到“地府”的夏天翻开了新篇。在习近平下党之行的第二个月,拿着上面“翻箱倒柜”下拨的72万元,下党公路和电站两个项目先后动工。刘明华说:“马上就干起来了。总书记当时考虑得非常长远,要想富先修路,建电站则等于给我们抓一只‘老母鸡’,可以生蛋的。”1991年1月,13公里的进乡公路建成;同年12月,下党电站建成。

      一度被列入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宁德,同样在这两年时间中实现了深层变革。闽东九县甚至比邻的温州、苍南、乐清,都留下了习近平的足迹,仅下党乡所在的寿宁县,就曾经九次迎来他的访贫问苦、基层办公。他大力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行动至上”作风和“四下基层”制度,不仅使当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更深度雕刻了闽东大地,造就了今天的闽东气质。

      三十年久久为功,无数个下党故事,千万人的命运转折,几届宁德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接力攻坚,最终被历史提炼成了一串数字:截至2018年4月,宁德市累积脱贫77万多人、造福搬迁近40万人。目前,宁德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0.028%。同期,全国的贫困发生率是3.1%。

      今天,当记者从那条改变历史的公路进入下党,每一处景观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闽东从老书记那里继承的定力与干劲。盘山路的起点,“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牌子立在路边;沿途每隔几百米,写着“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小红旗迎风飘动;中心村村口,“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系列项目推进计划表”标牌背后,施工的村民人头攒动,新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

      王光朝老人,两年前开起了一家茶馆,起名“幸福茶馆”。问及名字的渊源时,他说:“幸福下党,难忘习总。没有总书记当年来下党,没有他牵挂着下党,下党的幸福从哪里来?下党人知恩,感恩。”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在宁德所属的福鼎市赤溪村,如果你问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当年有几亩地,他会忽然愣住。在这里,土地不论“亩”,甚至不论“分”,只论“能出几担谷子”。甚至,用两只手一划拉,就能比量出自家田地大小。

      赤溪村,被称为“中国扶贫第一村”。1984年,时任福鼎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的王绍据把赤溪村的贫困状况投书媒体,引发了中央关注。和闽东绝大多数村庄一样,它的土地资源被山与山挤压到最低限度,北中国动辄千里沃野的景象,在这里几乎不能想象。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田地的稀缺与山海资源的丰厚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对比。1988年9月,在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的习近平,重新梳理了“山”与“海”的辩证法: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小农业也是没有多大前途的。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这就是说,在农业上,“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王绍据记得,针对赤溪村所在的福鼎市,习近平还曾专门指出:抓山也能致富,把山管住,坚持十年、十五年、二十年,我们的山上就是“银行”了。这段话,记载在1988年8月11日印发的《福鼎通讯》上。

      因地制宜打开了闽东视野,也带来了赤溪村对自身的再认识:路无一丈直、地无三尺平,14个自然村,有的甚至是“挂”在了山上,一方水土已难养一方人。由此,当地创造性提出“整体搬迁”思路,从最困难的22户88位畲族群众开始,将12个自然村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进入新世纪后,赤溪更是在生态优势和山地资源上做足了文章,背靠太姥山景区,把整个村庄变成旅游景点,村就是景,景就是村。绿水青山就是“银行”的预言,在三十年后得到印证:2017年,赤溪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16000多元,村财政收入达到了80万元。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大朋友”习近平这样寄语少年儿童
    下一篇:华春莹问了美国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