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高柏:中国拥抱全球化的40年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高柏 时间:2018-05-22 点击:
高柏/杜克大学社会学系、亚太研究中心教授 澎湃新闻 刘筝 图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改革开放这一改变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决定。改革国内体制的各种弊端,积极参加国际分工,以融入世界经济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走出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 。无论是改革初期在沿海地区建立的经济特区,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一直以拥抱全球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在沿海地区建立的经济特区通过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各种政策支持,在一个指定的空间里把外国与本国的各种经济行为主体与生产要素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使他们能够发现各种原来根本无法想象的交易机会。随着国内的劳动力和企业在经济特区与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以及营销渠道结合,中国开始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不仅变成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生产的重要节点,而且最终成长为世界工厂。正是通过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经济得以扩大出口,带动了经济增长,而且实现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这种对外开放的过程为中国国内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国的经济特区出现于全球化的时代,而全球化则是自1970年代末以来席卷全世界的一个浪潮。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市场化、私有化和去规制化的冲击下,中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中,政府不仅决定各经济部门的供给与商品价格,就连商品交换的过程也是通过计划经济进行,市场基本上没有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了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各主要部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处于一个与国际市场基本隔绝的状态。 而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中的政府作用发生巨大的转变。它不再负责供给和决定商品价格,也不再执行指令性经济计划。虽然经济特区有国有企业的投资,但是外资和民资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由于在很长的时间里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中占据重要的比重,经济特区中企业的资源配置基本上受市场需求变化的驱动。从经济特区开始的这种深刻变化不断地向内地扩展。
政府在经济特区开始的改革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赋能。它为特区提供重要的公共物品,建设一流的基础设施,为投资提供税收与土地政策方面的优惠,并通过简化各种管理流程以便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并增加企业运营的效率。政府为企业服务从而增强它们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能够加入国际分工,吸收大量的外资,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原因。
在分析中国经济特区时,经济学通常强调中国廉价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而经济社会学则认为虽然廉价劳动力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必要条件之一,却不是充要条件。廉价劳动力是形成比较优势的结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把廉价劳动力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直接等同。比较优势是一个社会建构的结果,只有得到贸易伙伴认可的廉价劳动力才能成为比较优势。而中国之所以能得到贸易伙伴对廉价劳动力的认可,成为世界工厂的秘密就在于经济特区提供的各种公共物品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效率,使各种企业愿意在这里而不是别处寻找廉价劳动力。因此,经济特区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充要条件,是经济特区提供的发展平台。离开这个发展平台对企业的支持,廉价劳动力只能是一个潜在的生产要素,而不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在参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分工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开始成为带动其它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重要推动力。这个角色的转变得益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双重身份:一方面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中,中国位于价值链的低端,依靠廉价劳动力扩大出口,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另外一方面,这种世界工厂的角色既使得中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又逼着中国满世界地寻找能源和原材料以维持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转。中国在能源和资源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中国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以及相应的投资对非洲、拉美和中东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国而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13年以来中国开始推动的一带一路项目更是为推动更加包容的全球化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增长的最大瓶颈来自于基础设施的落后。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发展经济特区的经验。一带一路首先强调的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加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遵循自身过去的“要想富,先修路”的经验,中国主张优先抓住欧亚大陆上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通道、交通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和瓶颈路段,打造各条欧亚大陆桥。与此同时,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检查检验、换装、多式联运的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国际运输规则,推动国际运输的便利化。在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陆海联运,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并加强各国在海上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合作。
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至2017年底已累计开行6,000余列,其中2016年中欧班列开行了1702列,而2017年则达到3,000列。据不完全统计,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已达27个,覆盖21个省区市,到达欧洲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根据铁总制定的规划,到2020年中欧班列要实现年开行5000列。这些班列把许多过去相对区隔化的局部市场,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连在一起,为欧亚大陆的贸易增长提供物流的支撑。这个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提供了一个促进直接投资,推动各种市场机制和制度发展的大平台。在中欧班列的支撑下,由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运输相互支撑的物流体系,和为贸易、投资和其他经济交往服务的各种制度和机制正在发展壮大。
阿里巴巴大力推动的电子世界贸易平台正在构建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另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阿里巴巴计划在物流方面投资1000亿人民币,实现国内一天,国际三天之内网上购物运达的目标。阿里巴巴的第一个境外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已经在马来西亚落地,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与阿里巴巴就跨境电子商务展开合作。可以想象,有了阿里巴巴在欧亚大陆各地建设的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再有中欧班列的交通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必然会有进一步的发站。
中巴经济走廊则呈现出另外一种态势。电力短缺是巴基斯坦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面临的瓶颈。在最多的时候有40%的缺口。中巴经济走廊的第一期建设以电力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同时也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现有的公路和铁路进行升级换代。自从2013年推动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以来,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中国拥抱全球化的下一个重大举措是加快开放的步伐。2018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召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将向世界各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带动其它国家的出口来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
在英国脱欧,特朗普主张美国第一,欧洲难民危机导致反全球化势力大增,全球化逆转成为一个现实的威胁,保护主义在许多国家兴起的时刻,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是继续推动全球化,捍卫自由贸易,并使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加平等的重要举措。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很多被隔绝在过去40年的全球化过程之外的国家。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就是要通过为这些国家提供发展机会而为全球化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