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重生:有一种奋斗叫中国力量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惠小勇 丛峰等 时间:2018-05-11 点击:
地震灾后10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转瞬10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首10年,在抢救生命、重建家园、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有一种力量,使山川动容;有一种奉献,用生命书写
5月的汶川河谷,山岭上近40万株百年老茶树吐出新芽。在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村,白墙青瓦楼房立于山坡之上。每天傍晚,年过花甲的张志富喜欢在田园里散步。路边,盛开着各色小花。
张志富是土生土长的渔子溪人,地震前在原漩口中学当门卫。张志富说,他时常想起学校的老师方杰。地震发生时,方杰用手支撑住教室大门,全班几十名孩子成功逃生,而他被压在了墙瓦之间。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仍保持撑举状态,仿佛要撑住一个永不垮塌的生命之门。
“这样的人咋能忘了呢!”张志富说。
灾后重建中同样有生死考验。北川老县城遗址旁、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里,人们常在一排雕像前驻足——那是为援助地震灾区而牺牲的英雄们。其中有崔学选。
崔学选生前是潍坊市抗震救灾援川前线指挥。冒着余震、滑坡和飞石,他带领援建人员踏遍了北川县桂溪乡的土地,有时通宵达旦。2009年7月13日,因连续超负荷工作,他倒在了援建路上。弥留之际,崔学选对守在身边的老母亲说:“妈妈,等我病好了,我带你去看一看新北川。”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援建者奋战在龙门山脉的城镇厂矿、山乡田野,让地震灾区的干部群众十分感动,他们自强奋进。
就在崔学选牺牲那一年,兰辉担任北川县副县长。此后,兰辉一直奔走在破碎的山川河谷间,行程24万多公里。2013年5月23日,带病下乡的兰辉因手术伤口未愈,下车换药时意外跌进堰塞湖,不幸牺牲。
震中映秀镇被掩埋近125小时的蒋雨航,被上海消防官兵救出生还。“是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成为他们!”当年年底,蒋雨航报名参军,如愿成为上海消防战士。
奋斗之中,10年后的灾区,生机勃勃。
有一种担当,叫休戚与共;有一种团结,叫守望相助
又到5月,十年前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震后最初几天,紧急调运的帐篷在灾区的路边堆成了山,谁来转运搭建?处处缺人,当地干部眉头紧锁。一辆农用三轮车停了下来,车上跳下来十位汉子,开口问:“俺们帮忙?”
这群汉子来自山东莒县,挤着一辆三轮车,带着3000元钱、38箱矿泉水、50箱方便面、50公斤山东煎饼从老家出发。三轮车不能上高速,他们就翻山越岭,几天几夜后,终于赶到灾区。
这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流动的善良与担当。震后仅一个月,党中央一声号召,19个省市“一对一”援建重灾县,30多万援建大军先后奔赴地震灾区,近百万志愿者自发前来,海内外同胞纷纷援助,灾区成了建设战场。
队伍撤了,情永在。这份情,从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到10年后的今天,越来越浓。在青川,浙江茶产业链条“嫁接”到四川青山绿水间,仅援建一个300多人的茶叶合作社,就让200多名农民脱贫。2017年,青川电商交易额4亿多元,一个山沟县变成了“电商强县”。
在党和政府的高效组织下,干部与群众、国企与民企、社会组织与个人,上下同心、多方联动、并肩奋斗,汇成了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洪流。
有一种责任,叫先锋模范;有一种重生,叫自强不息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重建被称为“世界性难题”,没有先例可循。
震后第一时刻,党中央作出指示,强调抢救人民生命是当务之急,尽力安排好灾区人民群众生活。灾后重建和发展中,党中央要求,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民生优先”原则。
有党作“主心骨”,有全国人民做后盾,灾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喷发。“这里没有抱怨。”震后,前往灾区崇州做志愿者的美籍人士约翰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情景,“一位村里的干部在泪水中为幸存者工作着,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都遇难了。”
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有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唐家山堰塞湖出现险情后,中共游仙区党委及时成立了9个临时党委、43个安置点党支部、296个帐篷党小组和200余支党员义务服务队,组织3000多名党员成功疏散转移群众8万余人。
是党员就得站在前,是干部就得担起责!
灾区特别是10个极重灾区的党员干部大比例承受了失去亲人或伤残之痛,但他们坚守在岗位上,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灾难激发实干,创新带动发展。汶川县水磨镇震前是阿坝州工业重心,集中了全州30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重建中,当地党委和政府痛下决心搬离污染企业,打造出有浓郁羌族风韵的“生态旅游小镇”,被联合国誉为“灾后重建的灯塔”。
10年生聚,沧桑巨变。穿行于灾区的山川城乡,一度破碎的山河已焕然一新,川陕甘41个重灾县(市、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超越震前水平。走近灾区干部群众,我们感受到的是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