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提升上海城市精神的标高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朱鸿召 时间:2018-03-27 点击:

——朱鸿召特约研究员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思想者小传

  朱鸿召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长期从事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历史文化研究、现代城市文化研究。著有《延安文人》《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文化民生论》等。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独立主权国家的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一套符号体系。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是文化主权、主体与价值观的问题。它的核心是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人类大同。

  上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港口城市,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典范。19世纪40年代以来,古今中外文化在上海交融汇合。上海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唯新是从,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其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逐渐成为海派文化的主流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传播,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上海红色文化孕育于海派文化,又引领着海派文化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而创造的红色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城市品质。红色文化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鲜明特色,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灵魂所系。红色文化基因鲜活地澎湃在上海人的精神血脉里,激励着上海文化创新,指引着新时代上海文化发展繁荣的方向。

  ■海派文化是在传统江南文化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并融会贯通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而形成的。挽救民族危亡,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求共同富裕与和平正义,则是红色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海派文化大俗大雅,红色文化大音希声,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是上海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生机所在

  ■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宝贵资源。这三种文化资源不是矛盾对立的,也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相互关联、彼此共生、融会贯通的,深深植根于上海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植根于上海市民的性格中,不断积累进化升华,成为现代上海文化。如果说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之肉身、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之中国心,那红色文化就是上海文化之灵魂

  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更是现代文化

  上海位于亚洲最长、最大河流长江的出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一片不断生长着的开放沃土。

  就考古发现而言,从最初的马家浜文化,过渡到崧泽文化,再到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兼容并蓄、共存共荣、创新发展、精益求精,是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大体相同的文化性格特征和生存智慧。开埠以前的千百年间,从春申君封邑到沪渎渔村,从华亭县治到云间繁华,从海上丝绸之路重镇青龙港到江海通津、东南都会的上海港,上海由水而起、因港而兴。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刚健与雅致、开放与包容、务实与创新,为海派文化形成提供了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明清之际,上海人徐光启更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上,首开合作互鉴、为我所用、求真务实的先河。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五口通商”城市之一。深厚的历史资源、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使得上海在各个通商口岸中脱颖而出。当年,英国领事巴富尔一行在上海登岸,刚开始被上海道台安排在城里住宿。上海人接待他们的,是不排外、不惧外的好奇心,相谋于利,相处于义。这些洋人身材高大、鼻子挺直,头发是黄的,眼睛是蓝的,吃一顿饭要有那么多餐具和程序。于是,有市民不请自进,到房间里东张张西望望。更有甚者,有人在英国人住处附近收起了门票,就地生起“供人参观”之财。

  人是最鲜活的资源。近代中国战乱频仍,上海则相对安全。大量逃荒避难的人口涌入,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冒险者赶来,促使上海从“华洋分处”转变成“华洋混住、五方杂处”。上海开埠时,人口不到20万;1900年,发展至100万,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1949年,上海人口达546万,跻身世界特大城市行列。

  移民人口居多、英雄不问出处,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做比别人做得更好的事,是上海人的生存之道和为人处世原则。在形而下的生活层面,五湖四海相互兼容取长补短,唯新所趋唯优是从。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救亡图存、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成为近代以来上海人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派文化是在传统江南文化基础上,充分学习借鉴欧美近现代工业文明,并融会贯通、博采众长中国各地以及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而逐渐形成开放多元、求新务实、崇尚理性、讲求审美的上海城市文化现象。挽救民族危亡,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求共同富裕与和平正义,则是红色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宣告成立,中共中央机关在这里驻守12年之久。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相继在上海召开。1935年5月,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北方,田汉、聂耳在上海完成《义勇军进行曲》 创作。1949年7月,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五星红旗,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国旗。这一幕幕历史剪影,让人真切感受到上海所拥有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以及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是革命文化,更是现代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文化。海派文化大俗大雅,红色文化大音希声,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是上海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上海城市精神的生机所在。

  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与会代表15人。其中,国内代表13人,代表全国党员58人。这58个党员中,按可查证到的学历背景统计,留学生18人,大学生25人,中学生13人;按职业统计,教师19人,学生24人,新闻工作者和职员10人,产业工人4人。

  透过学历可以看出家庭出身,透过职业可以看出经济状况。这些早期的中共党员发起成立政党组织,显然不是为了个人的穿衣吃饭,而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上海城市精神中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在社会属性上,中国共产党属于现代社会政党,以政治信仰为宗旨和纽带。它不同于先秦的乡党、唐宋的朋党,不同于孙中山发起的兴中会、同盟会等社会组织,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的全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由中国近代社会现实与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的一种客观必然。

  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特殊组成部分,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他们站到时代的最前沿,承担起为民族思考出路、挽救国家于危亡、为人民谋求幸福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些先进知识分子,走的是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道路,看“有字的书”,更读“无字的书”。建党之初,他们以上海为革命思想的大本营。新中国成立后,红色文化拓展了上海城市精神的宽度和广度,也提升了上海城市精神的标高和境界。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擎天柱”、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的“老大哥”,成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特别是,在全国一盘棋精神感召下,上海广大干部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全力支持国家重点经济建设。1953年至1957年期间,上海大量工业企业和商业、高校科研机构迁往内地,支援各地经济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一五”期间,上海支援内地建设的企业干部员工达21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5400余人,技术工人63000余人。1959年至1961年,为了减轻城镇人口压力,上海精减41.5万人,到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务农。1966年至1976年,上海城镇知识青年到全国各地上山下乡,人数有108万。同时,大量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大三线”“小三线”建设。

  汇聚是大海,溢出是小溪。此水此河,与海相连。改革开放之前,上海以全国1/1500的土地、1/100的人口,提供了全国1/6的财政收入。从万吨水压机到上海牌手表,从永久牌自行车到中华牌牙膏,从生产到生活,从国防到民生,上海创造了一个个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满足了计划经济时代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可以说,在海纳百川的同时,上海人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始终如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进程中,归纳提炼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人摒弃计划经济的短处、吸收市场经济的长处,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转型发展。上海城市规模从内环线扩展到外环线和郊环线之间,城市人口逾2400万人,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并从建设“四个中心”走向了打造“五个中心”。大飞机、小卫星、上海光源、量子通信、工业机器人等,正在成为新的上海品牌。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上海绘制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将到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之相伴,上海人始终用奋斗书写着美好生活篇章,上海城市形象经历华丽的转身,上海城市的红色基因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迈入新时代,作为长三角城市群龙头城市、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一带一路”桥头堡城市,上海肩负着多项国家战略。这是上海的使命,更是时代的担当。

  用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来提升软实力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文化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肩负着文化创新和发展繁荣的战略使命。换句话说,要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上海的文化贡献。

  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宝贵资源。这三种文化资源不是矛盾对立的,也不是彼此隔绝的,而是相互关联、彼此共生、融会贯通的,深深植根于上海城市的日常生活中,植根于上海市民的性格中,不断积累进化升华,成为现代上海文化。如果说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之肉身、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之中国心,那红色文化就是上海文化之灵魂。

  红色文化基因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红配黄,喜洋洋;黄种人、黄皮肤,最匹配的色彩是红色。农耕文明,最美的风景是春天的鲜花和秋天的果实,给人以希望,给人以收获,其中就有红色的特征。古往今来,红色大体代表吉祥喜庆、成功荣誉,代表权威、勇气,代表革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马克思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都选择了红色的旗帜。中国共产党人同样选择红色的旗帜,将其作为一种政治信仰的审美表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理想,孕育于欧洲,成长于苏联,发展壮大于中国,并非是偶然的,其中内含着历史文化渊源,那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精神与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红色寓意,整合接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红色激情,经过实践淬炼和检验,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其中,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是红色文化的崇高价值取向;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红色文化的性格特征;人民福祉、民族复兴、天下情怀,是红色文化的基因特色。

  对上海而言,红色文化塑造了上海市民柔韧而刚毅的人格精神,塑造了崇洋不媚外、反侵略不反科学的鲜明态度,又是上海文化创新的动力源泉。新时代,上海文化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是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更高的文化自省、文化自信来全面提升城市的软实力;要在提升城市“高度”之时,精心培育城市的“温度”。

  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探寻把日子过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2050年,中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探索如何实现天地人和的精神世界;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类社会健康永续和平发展,又需要我们更好地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在这些方面,拥有红色基因的上海完全有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之,上海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面朝大海,面向未来,背后是辉煌灿烂、源远流长、弦歌不断的古老中国,更是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代化中国。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文化供给必须更加丰富、更加有效。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武统台湾怎么打?我中将:6种战法 3天拿下
    下一篇:法院回应:众“老虎”贪污上亿为何只对张中生判死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