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968年余干考察活动的资料

来源:江西新干知青网中人 作者:王宗仁 时间:2018-02-08 点击:
2016年5月,在上海的一次“知青图书交流会”上,虹口区四平中学六六届高中生毛大德先生捐出了数件“早期知青资料”。包括:(1)1968年上海组织的“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规划小分队”名单;(2)小分队回沪后的汇报;(3)康山综合垦殖场规划说明书;(4)1968年1月江西省革委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召开的康山围垦工程总体规划现场审查会给省革委的请示报告。
 
(一)对“规划小分队名单”的解读
 
·名单概况
 
1968年6月~7月上海市革委会派出的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规划小分队,由四十多人组成。
 
队长,有5人,分别是:农垦局1人、团市委1人、解放军1人、红卫兵2人。
 
队员,有26人,分别是:物资局1人,城建局1人,华东勘察分院1人,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1人,上海供电局1人,排灌公司2人,上海医疗工业公司2人,建工局1人,第一商业局1人,凿井公司3人,农科院2人,农垦局1人,农业局1人,师大生物系1人,同济建工系1人,同济道路1人,延安医院1人,红卫兵3人,上海水泵厂1人。另外还有单列的血防队,9人,其中带队1人、随行1人。
 
以上合计40人。
 
上述名单在完成打字、油印出来后,又用钢笔手写补充了8个人:水电部太湖水利局1人,农科院农机组1人,血防所医生1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研究所1人,还有控江中学1人、师大一附中3人。这样,总计48人。
 
据毛大德先生介绍,手写补充的4名学生是自己要求去的。
  
 
·小分队的工作性质
 
那份名单的名称清楚地标明“规划小分队”,就已经显示出当年这个小分队的工作性质。在基本建设中,从筹划建设到建成投产是一个由有先后顺序的工作环节构成的过程,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有客观规律的,不能任意变更。“文革”期间虽然声称破除不合理规章制度云云,实际上是一些无知之辈的空洞叫喊,在具体工作中受到有识之士的抵制。所以,当年6、7月间的小分队定名为规划小分队并不是任意随性的结果。
 
现在看来,1968年4~7月的两次小分队处于基建程序中的最初阶段——计划决策阶段。其中4、5月份“学习调查小分队”,其名称中“学习”一词是“文革”的时代特色,“调查”才是其实质,所以那次小分队人员并不多(虽然遍及江西、黑龙江、安徽,但有可能一省一队),但活动的范围比较大(涉及多个县份,见《上海红卫战报》1968年6月11日刊载的马天水讲话);而6、7月间的小分队就前进了一步,一个小分队的活动范围缩小到一个县份的范围内,小分队的数量和人员也增加了。
 
不过,当年6月18日出发的九支小分队在官方的文汇报上被称为“勘察小分队”,而在民间保存至今的相关实物中是“规划小分队”或“规划小组”。从目前看到的余干及资溪考察资料的内容与深度而言,那一年6、7月间的那一次活动从全局来说已经聚焦在若干个点上进行比选,但仍然属于计划决策阶段(按照基建程序,其后依次为勘察设计、组织施工、验收投产等阶段)。所以,当年文汇报所说的“勘察”是不准确的,应该称之为“勘查”,更多地含有实地调查和规划的意思。

 
·小分队的人员结构
 
琢磨余干规划小分队的名单,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小分队的人员结构可以适用于计划决策阶段,但是无法从事勘察设计阶段的工作。
 
余干规划小分队的48人,除了负责人、血防队、学生代表之外的25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行政与管理部门,当然也是该阶段工作不可或缺的;而来自勘察设计部门的专业人员充其量只有勘察院、建筑设计院、建工系、道路专业的4个人。即使把城建、供电、排灌、建工、凿井、水泵等部门也计入专业技术人员,合计也不到15人,无法构成完整的工程勘察、设计班子,这不仅是因为一个专业只有一个人是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而且还因为缺少其余十来个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是在计划决策阶段,一些相近专业的工作可以由资深专业工作者捎带一下,但是在勘察设计阶段是行不通的。例如,建筑设计院只有1人,在工程设计中是无法兼顾总图、建筑、结构等多个专业的;又如,供电局的1人,即使能够从事电气设计,也难以在工程设计中从强电的高压变配电设计一直做到弱电低压的通讯设计。总之,人员的结构与工作的深度是相辅相成的。
 
·澄清对小分队职能的误解
 
由上述人员组成的小分队的职能,主要是完成现场踏勘、了解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收集开展规划需要的基础资料等任务。在此基础上编制规划说明书(或项目建议书等名称),其中有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投资估算,它是上级领导部门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在获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批准后,才可以着手筹措资金并进入下一步的工程勘察设计。这样的基建程序决定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成果。
 
2012年12月上海东方卫视的访谈节目中说,1968年4月到7月这段时间里,上海派出小分队考察,“什么地方造房子,什么地方搞畜牧场,什么地方修路,图纸都画出来了,就准备安置知青了”,这是对小分队职能及其工作成果的误解和误读。在计划决策阶段,的确会产生一些图纸,主要有区域位置图,显示出工程项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例如县域)的位置;场区总体规划设计、总平面布置图,把生产用房、辅助用房、生活用房、道路、沟渠、供电、通信等公用工程的初步构想通过图纸表达出来;对一些重要的建筑物还要画出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如此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图纸会有几十张。所以,在外行心目中就以为可以按图施工乃至准备安置知青了。事实上,即使是把三四个月的全部时间与精力扑在现场,也是难以完成一个工程项目从规划一直到施工的全过程的。更何况在这个期间还有必不可少的规划评审会、初步设计审查会等等“关卡”。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会有驻扎在项目工地的小分队,他们的名称是“某某项目现场设计小分队”简称“设计小分队”,其成员绝大多数是能征善战、出手迅捷的资深专业技术人员。这样的“设计小分队”与“规划小分队”有质的区别。
 
平心而论,上述名单中比例几近20%的9个红卫兵(后来称为“知识青年”),是没有经过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中学生,这是在当年“文革”的“大环境”中才会有的现象。而没有任何工程经验的普通人是做不了计划决策阶段必须形成的规划说明书这样的阶段性技术文件的。所以,在解读当年留下的各种资料时,不能脱离当年的实际情况,对当年的考察办场活动作出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的评价。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国设计师:能超越猎鹰重型的长征火箭只待立项
    下一篇:“毫无党员意识”:中纪委首次用这个词定性被双开的副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