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解读经济会议:“党管经济”有了统一思想基础

来源:侠客岛 作者:侠客岛 时间:2017-12-22 点击:

12月18日至20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每年规格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任务自然是研判当前的经济形势,布局明年的经济工作。不过,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在时间点上尤为特殊。

这是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知道,十九大的意义已经超越了5年,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节点。会上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判断和提法会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样延续十九大的精神,不仅为2018年做工作部署,还在更长远的时间维度上为经济工作定调。

指导思想

这次会议的一个最重要成果,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逻辑跟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样,也是建立在对过去极不平凡5年的总结上。新华社的新闻稿总结了6个方面: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因为这6方面的成功实践,总结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这个新总结出的思想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指导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官方用了“七个坚持”来阐释其内涵,有兴趣的岛友可以阅读新华社通稿。不过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个“坚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管经济”的第一原则。现在,这个“党管经济”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重大判断

读这次会议的新闻通稿,你会发现跟十九大报告非常相似的逻辑。除了总结新思想之外,还有一个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经济增长同样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是这次会议的另一关键词。联系到十九大报告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很容易看出,这个“高质量发展”就是针对当前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而言的。

在长江养老保险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首席金融市场专家俞平康看来,所谓不平衡不充分,其最终落脚点还是不平衡。

联系1956年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的论述,“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论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此前矛盾是侧重在“不充分”上的,即社会生产和物资水平跟不上需求,而今年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矛盾,其落脚点侧重在“不平衡”上。

不平衡有哪些?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么解决?

打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

三大攻坚战

这次会议最吸引公众视线的政策之一,就是三大攻坚战。而这三大攻坚战无一不脱胎于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的判断,又在此基础上孕育出八项重点工作内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一来看。

何为产业发展不平衡?具体到中国当下国情,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金融发展过快,没有反哺实体经济,反倒是拥堵在市场中,形成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因此,这次会议才会明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并且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同理,振兴实体经济也要同步进行,因此这次会议提出了要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继续清理涉企收费……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其二,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结构体量过大,高科技企业体量和发展速度远远没有跟上,因此要坚定不移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响的“蓝天保卫战”。从这一点来看,大家普遍关心的“煤改气”、“煤改电”,还将是大趋势。毕竟,会议明确提出了要“淘汰落后产能,调整能源结构,加大节能力度和考核,调整运输结构”。只不过,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要更注重民生,把握好改革的节奏。

何为区域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收入过低,因此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不均等,因此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科学规划“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因此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解决好性别歧视、身份歧视问题,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去杠杆”要放松?

当然,除了以上说的政策,这次会议还涉及到一些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比如“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一点。包括《华尔街日报》等外媒在内的不少人将此解读为,中国将放松“去杠杆”的信号。更有甚者,还抛出了房价将迎来一波高涨的论调。这一论断到底对不对呢?

答案很明确,NO。

的确,目前不少从业者都抱怨增量业务难做,似乎去杠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该收收了。但其实,从实际的经济形势来看,这里指的只是增量杠杆,真正该去的存量杠杆(包括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银行间,银行与个人的信贷杠杆)等才是重点,而在这一方面,我们依旧任重道远。

历史地看,中国真正着手去杠杆,是从2015年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的,距今还不到三年时间。而对比欧美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去杠杆时间也至少要6年。拿美国来说,即便其有美联储这一中央银行做辅助调控,在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去杠杆都十分充分的情况下,也需要约6年时间,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去杠杆这一任务还远没到可以松懈的时候。

 

 

财政、货币政策

那么为什么在对财政政策的表述中,似乎出现了放松信贷的迹象呢?

这得联系到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这次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在俞平康看来,其实所谓的中性是“可紧”“可松”的,但这次应当理解为“中性偏紧”。

俞平康分析,从国内来看,从2014年的“大放水”到2015、2016年整体宽松的货币环境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已经经历了较长的宽松。而从外部环境来看,这一判断则更是对国际货币流行性收紧的一个正常反应。众所周知,美国加息的步伐已经不可逆转,在中美两国货币联动较大、财政联动较小的情况下,为了减轻人民币的压力,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有太大的宽松空间。

    但问题是,货币一紧,市场活力就必然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的情况,怎样激发市场活力呢?财政政策可以适当放松。于是我们看到,在对财政政策表述中,出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这样的表述。

当然,如果我们抽离出来看,会发现,所有这些政策其实都可以被汇集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来,都是为了解决结构性不合理而推出的。这既表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党的政策的逻辑所在。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经济工作会议还特意强调了“确保换届工作稳妥有序、风清气正”,虽然看起来跟经济工作无关,但说一千道一万,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经济领域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首先要有一支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所以,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换届纪律,也就情理之中了。

文/雪山小狐、独孤九段

编辑:北风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毛主席为何能统帅群雄?看看开国元勋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下一篇:房价会不会大跌?住建部发声透露2018楼市四大信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