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疆青年——不该被忘记的新疆建设者!
来源:新疆我的家 作者:王洋 陈平 时间:2017-11-25 点击:
1957年10月颁布的《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案》这一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下乡上山”,并把它作为城镇知识青年就业、参加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一条途径。
1965年以后,因强调开发和建设好山区才被改提为“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得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则对业已重新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到了推动作用。
1958年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开发塔里木。1962年,王震在对塔里木开发过程进行多次考察后,深感兵团缺乏新生力量,尤其是缺乏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恰好此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我国各大城市正处在精简人口、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关口。
数据统计,1961-1966年,相继有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浙江、江苏等6个省市的12.7万名青年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仅上海市就达9.6万人,他们成为新疆兵团各条战线的一批骨干力量。
1963年7月—1966年7月,上海三年内共动员10万余名知青来到新疆,其中安置在兵团的9.7万人,安置在地方的3000多人
分配到南疆6.16万人,其中,一师的45402人(含1963年1月,先期到达的 462人)。占兵团总数的47.2%。王震说,要给农一师多分一些,因为农一师的底子是三五九旅,有培养人的条件,有好传统,好作风带这些青年。
纪录片《军垦战歌》里有这样激昂的女声解说:“中华儿女,志在四方。上海几万青年高唱战歌到塔里木去,到人烟稀少的亘古荒原去!”
建设新疆。
初到新疆映入知识青年们的眼帘的是刚刚建立起来的连队——几乎是莽莽戈壁滩上建立起来的布满碱斑的绿色孤岛,营房就是那些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房顶长满杂草的地窝子,偶尔有几间土坯垒起来的泥房子。
在知青的记忆中,到团场以后最初的磨炼是刻骨铭心的。印象最深的,好像都是那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清早的敲钟,比如原始的工具。无论你是多么的脆弱,无论劳动强度和生活条件有多么难以承受,都必须靠自己去面对。这就是从学生到兵团农工,必须经历的过程。
任何人来到这里,都得过三关:思想关、劳动关、生活关。
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知青,充实着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
那个年月,农场里的生产突击活动特别多,“迎接红五月,大干一百天”、“苦战十天龙口夺粮”、“以实际行动迎国庆”等等。在大田干活,两头不见太阳是常事。
新疆地区雨量很少,要进行农业生产就必须引用高山雪水进行灌溉,热火朝天地修水库、挖大渠、排盐碱,是每年冬天“农闲”季节最艰巨的任务。
在新疆进行农业生产,不仅要和干旱做斗争,不少地区还要和盐碱做斗争,那白茫茫的一片,不是深秋的寒霜,也不是严冬的白雪,这是含盐碱很重的土地。
面对着这无法种植的大面积的盐碱荒滩,当年军垦战士并不是束手无策,他们要用水把土壤洗淡,大灌小灌二三十次,连续洗灌六七十天,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征服着盐碱,不断改造大自然。
就像《军垦战歌》里也提到的:“要在这样的地方种庄稼,谈何容易。在这里常常要做的不是开荒,更谈不上播种,而是先打好田埂,准备洗碱。直到把咸得发苦的土地洗淡,才能种上庄稼。”
从湖南来到新疆的张迪源(八一机耕农场,现为八一农场),她后来成了解放军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到大城市招收知识青年,都放一部叫《军垦战歌》的电影,把新疆描绘得处处赛江南。很多青年都受到了鼓动,放弃学业,报名去新疆。有的家长不让去把户口本锁起来,青年就把户口本“偷”出去,将户口迁到新疆。
新疆夏日的天气也是一天多变:早穿皮袄午披纱,守着火炉吃西瓜。
兰新铁路铺轨在新疆境内不断向西延伸。兰新铁路,建于1952—1962年。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乌鲁木齐市向西经过军垦之城石河子、奎屯、博乐最终到达边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
塔里木河农垦大学,现名塔里木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解决了屯垦戍边和开发塔里木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于1958年创建。
兵团战士包括到新疆来的知青,最早住的是“地窝子”,后来才慢慢住上土房子。
像她们自己所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新疆已经旧貌换新颜了。
随着知青政策的改变,部分知青回到了原籍,而另一部分则把根扎在了新疆。这里我们要向上海知青、河南青年、山东青年、湖北青年、南京知青、北京知青、武汉知青和所有来新疆支边的老一辈边疆建设者致敬!
他们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祖国
没有他们就没有新疆的今天
今天的我们不会忘记!
那些当年支疆的老知青
你们都在哪里?
1965年以后,因强调开发和建设好山区才被改提为“上山下乡”。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得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则对业已重新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到了推动作用。
1958年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开发塔里木。1962年,王震在对塔里木开发过程进行多次考察后,深感兵团缺乏新生力量,尤其是缺乏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恰好此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我国各大城市正处在精简人口、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关口。
数据统计,1961-1966年,相继有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浙江、江苏等6个省市的12.7万名青年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仅上海市就达9.6万人,他们成为新疆兵团各条战线的一批骨干力量。
1963年7月—1966年7月,上海三年内共动员10万余名知青来到新疆,其中安置在兵团的9.7万人,安置在地方的3000多人
分配到南疆6.16万人,其中,一师的45402人(含1963年1月,先期到达的 462人)。占兵团总数的47.2%。王震说,要给农一师多分一些,因为农一师的底子是三五九旅,有培养人的条件,有好传统,好作风带这些青年。
纪录片《军垦战歌》里有这样激昂的女声解说:“中华儿女,志在四方。上海几万青年高唱战歌到塔里木去,到人烟稀少的亘古荒原去!”
建设新疆。
初到新疆映入知识青年们的眼帘的是刚刚建立起来的连队——几乎是莽莽戈壁滩上建立起来的布满碱斑的绿色孤岛,营房就是那些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房顶长满杂草的地窝子,偶尔有几间土坯垒起来的泥房子。
在知青的记忆中,到团场以后最初的磨炼是刻骨铭心的。印象最深的,好像都是那些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清早的敲钟,比如原始的工具。无论你是多么的脆弱,无论劳动强度和生活条件有多么难以承受,都必须靠自己去面对。这就是从学生到兵团农工,必须经历的过程。
任何人来到这里,都得过三关:思想关、劳动关、生活关。
来自河南、湖北、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的支边知青,充实着以军事化的建制从事生产建设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
那个年月,农场里的生产突击活动特别多,“迎接红五月,大干一百天”、“苦战十天龙口夺粮”、“以实际行动迎国庆”等等。在大田干活,两头不见太阳是常事。
新疆地区雨量很少,要进行农业生产就必须引用高山雪水进行灌溉,热火朝天地修水库、挖大渠、排盐碱,是每年冬天“农闲”季节最艰巨的任务。
在新疆进行农业生产,不仅要和干旱做斗争,不少地区还要和盐碱做斗争,那白茫茫的一片,不是深秋的寒霜,也不是严冬的白雪,这是含盐碱很重的土地。
面对着这无法种植的大面积的盐碱荒滩,当年军垦战士并不是束手无策,他们要用水把土壤洗淡,大灌小灌二三十次,连续洗灌六七十天,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征服着盐碱,不断改造大自然。
就像《军垦战歌》里也提到的:“要在这样的地方种庄稼,谈何容易。在这里常常要做的不是开荒,更谈不上播种,而是先打好田埂,准备洗碱。直到把咸得发苦的土地洗淡,才能种上庄稼。”
从湖南来到新疆的张迪源(八一机耕农场,现为八一农场),她后来成了解放军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到大城市招收知识青年,都放一部叫《军垦战歌》的电影,把新疆描绘得处处赛江南。很多青年都受到了鼓动,放弃学业,报名去新疆。有的家长不让去把户口本锁起来,青年就把户口本“偷”出去,将户口迁到新疆。
新疆夏日的天气也是一天多变:早穿皮袄午披纱,守着火炉吃西瓜。
兰新铁路铺轨在新疆境内不断向西延伸。兰新铁路,建于1952—1962年。沿天山南麓过哈密、鄯善、吐鲁番,在达坂城穿过天山到乌鲁木齐市向西经过军垦之城石河子、奎屯、博乐最终到达边境口岸城市阿拉山口市。
塔里木河农垦大学,现名塔里木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解决了屯垦戍边和开发塔里木对各类人才的需要,于1958年创建。
兵团战士包括到新疆来的知青,最早住的是“地窝子”,后来才慢慢住上土房子。
像她们自己所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几十年的努力,如今,新疆已经旧貌换新颜了。
随着知青政策的改变,部分知青回到了原籍,而另一部分则把根扎在了新疆。这里我们要向上海知青、河南青年、山东青年、湖北青年、南京知青、北京知青、武汉知青和所有来新疆支边的老一辈边疆建设者致敬!
他们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祖国
没有他们就没有新疆的今天
今天的我们不会忘记!
那些当年支疆的老知青
你们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