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8:《宋庆龄往事》1949——黎明前的抉择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何大章 时间:2017-11-02 点击:

人民文学出版社,何大章著

连载18:《宋庆龄往事》1949——黎明前的抉择

      公元1949年,古老的中国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
 
      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决定中国命运的战略决战中,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都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告结束。平津战役正在进行,其胜负也不再有任何悬念。统治中国二十多年的蒋家王朝就要覆灭了。
 
      此时此刻,在上海林森中路1403号,这个刚刚安排停当的新居里,宋庆龄却紧锁着眉头。一些陆续传来的消息使她显得很有些不快。
 
      1927年7月14日,为了抗议蒋介石、汪精卫对孙中山先生革命原则的背叛,宋庆龄公开发表声明与国民党决裂。自那以后,蒋介石一直用威胁、利诱等各种手段试图争取宋庆龄,企图利用宋庆龄的崇高威望,为他们的反动统治增加迷人的伪装。
 
       现在,作为绝望的挣扎,国民党政府力请宋庆龄出山,要她担任名义上的政府首脑,以便为自己收拾残局。他们通过一个驻尼加拉瓜的中国外交官向国际社会散布谣言,说宋庆龄已经收到这一邀请,并很有可能接受。
 
      宋庆龄没有让蒋介石有任何的可乘之机。1月10日,她就很快以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名义发表声明,并将其刊登在第二天出版的上海《字西林报》上。
 
      孙中山夫人今天宣布:关于她将在政府中就职或担任职责的一些传说,是毫无根据的。孙夫人进一步声明,她正在以全部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中国福利基金会的救济工作。她是这个中国福利机构的创始人和主席。
 
      当时上海形势十分混乱,宋庆龄一直处于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中。远在河北平山县的中共中央十分担心宋庆龄的安危。1月19日,毛泽东、周恩来联名致电宋庆龄,请她尽早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庆龄先生: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对派濒临死亡的末日,沪上环境如何,至所系念。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这是中央发给香港工委书记方方和潘汉年、刘晓的一封电报。刘晓是上海党的负责人,当时身在香港。除给宋庆龄的电文外,电报稿上还留下了周恩来的一段字迹。
 
      方、潘并刘晓(绝密):兹发去毛、周致宋电,望由梦醒译成英文并附信,派孙夫人最信任而又最可靠的人如金仲华送去,并当面致意。……总之,第一必须秘密,而且不能冒失。第二必须孙夫人完全同意,不能稍涉勉强。如有危险,宁可不动。你们及梦醒、仲华意见如何,望告。至于如何由沪北上,已告梦醒与汉年、仲华切商,总期以安全为第一。谨电致意,伫盼回音。
 
      然而,这封电报还没有送到宋庆龄手上,形势就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月21日,傅作义宣布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平津战役结束。就在这一天,再也支撑不下去的蒋介石宣布“引退”,放弃了总统的职位,回到奉化溪口老家。也是在这一天,副总统李宗仁取代蒋介石,当上了中华民国的代总统。
 
      就任的第二天,李宗仁的第一招棋就是请出深孚众望的孙夫人宋庆龄来共商国是。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信,并派甘介侯专程赴上海,敦请孙夫人 “即日命驾莅京” “出为领导”。
 
      孙夫人勋鉴:
 
      蒋先生凌然引退。仁以基于个人对于国家之责任,不得不出而勉维现局。内战频年,人民痛苦万状。弥战求和已成为全国一致之呼声。仁凌遵循民意,尽其最大之努力。惟兹事体大,尤赖夫人出为领导,共策进行。俾和平得以早日实现,国家人民实深利赖。兹特请甘介侯兄代表,移诣面陈鄙悃。务恳赐予指示,以兹循率。并乞即日命驾莅京,使获随时承教,尤深企祷。行期敬希先示,以便迎候为幸。专此敬颂勋安。
 
      李宗仁敬启  元、廿二
 
      宋庆龄很早就曾公开宣布:“在国民党的政策完全符合已故孙逸仙博士的基本原则之前,我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该党的任何工作。”因此,对李宗仁的这封信,她并未予以理睬。
 
      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终于送到宋庆龄手上的时候,她的处境已是十分险恶,而且身体也非常不适,无法北上。可是,今天的我们阅读2月2日宋庆龄复函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的电报,依旧可以感受到她那跃然纸上的激动心情。
 
      亲爱的朋友们:
 
      请接受我对你们极友善的来信之深厚地感谢。我非常抱歉,由于有炎症及血压高,正在诊治中,不克即时成行。
 
      但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着你们的事业。我深信,在你们英勇、智慧的领导下,这一章历史——那是早已开始了,不幸于二十三年前被阻——将于最近将来光荣的完成。
 
      宋庆龄对待国民党与共产党所持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反映了她在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抉择。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连载17:《宋庆龄往事》毛泽东“修改”的周恩来书信
    下一篇:他的山水画在央视出镜率最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