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
来源:朝花周刊 作者: 王勉 时间:2017-10-02 点击: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前几年,此歌曾风靡一时,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人的老去,是生理现象,是自然规律。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抗拒一切,但你不可能抗拒衰老。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老来景象。的确,一个人的老去,首先会体现在容貌上。眼角闪现出细微皱纹,额上展露细密抬头纹,有人就暗暗忧心是否老相渐至。白发悄然一根一根生出,形成一片片白絮,及至两鬓染霜,有人便为岁月不饶人而徒自感叹。皮肤上出现褐色小点,慢慢演变成老人斑,如小甲壳虫静卧,皮肤褶皱开始松弛下垂,眼袋如水泡耀眼地下沉,垂垂老矣之面目终将曝光无遗。身心感觉也与过去大不相同,坐着看电视,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瞌睡起来,走路竟觉脚步有点拖沓,有点沉重。而每天凌晨,会很早醒来,过去浓浓倦意在此时已荡然无存,只想捧壶早茶静静喝着。很熟悉的朋友名字,卡在嘴边,就是想不起来。
年少轻狂时,对老去的概念淡如云烟,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情。突然有一天,没有任何病兆,发现自己已大不如前。此时,苍老已离你越来越近。
※ ※ ※
老之将至,人的心情如涌动的波浪,另有一番不平静的况味。明知老矣,只能顺从,默然面对。也知进入此境,秋叶零落之感会隐隐袭扰心头。
“情知老去无多日,且向闲中过几年。”这是古人面对老去的取向。老来有闲,闲中有所安,安度晚年,这是大多数老人和子女的心愿。在安度中享受人生,这是老来的幸福。当然还可以老有所乐,可以去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在不搅扰、不逾矩的前提下,平静从容而不闹腾地完成童年或青年起就深怀心底的夙愿,兑现久盼的快乐。境界再高点,是老有所为。虽已退休,但平生所积累的真才实学,哪怕来日无多,还可供发挥余热,尽最大可能再为这个世界燃烧一段自己。
老来当然最怕无所依。怕子女不经常回家看看,望眼欲穿,子女回来如串门似的寒暄几句就走了;怕没人陪自己说话,难得来了个说话的人,敷衍搪塞一下就不耐烦了;怕生病瘫痪在床,从此再也不能动弹而头脑却异常清醒,有老友来探望只能点点头算是招呼过了。当下,还要新添一“怕”,即怕倚老卖老、仗老而恣肆地逾越社会规则与公德,“只为自己夕阳红,哪管他人皱眉头”。
慢慢老去时,有所依要可靠,有所乐要尽兴而兼顾他人,有所为要余热发散却莫热情过头变“余威”。夕阳虽好,已近黄昏,孤独已难免,寂寞却常在。
※ ※ ※
人们心目中的老去,大多是因为岁月无情,躯体已现老态龙钟而俗成。其实,在人的心灵和精神上,有时,老去与肉体并非同步。
有的人,虽处在青年或壮年时期,但精神萎靡,暮气沉沉,老气横秋,人未老,心已在老去。有的人,年过花甲或古稀甚至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壮心不已,容光焕发,越活越年轻,所谓人老心不老也。容颜可以衰老,心态可葆青春。这样面对老去,虽有“独怆然而涕下”的感叹,但更见“为霞尚满天”之光芒。于是,人们可以从容地老去,不再被名利所累,心平气和,荣辱不惊,让灵魂得以安稳。人们可以有尊严地老去,走出人生黄昏无尽的惆怅,保持生命的体面,留住人生的高贵。人们可以优雅地老去,老也要有老的样子,日本作家渡边淳一以题为《优雅地老去》的作品,引发了“活好后半生才是关键”的热议,使人们对老来气质保持优雅开始向往,从而挣脱老去“人生只能如此”的桎梏,不自卑,不自负,也不矫情。还有人认为,可以悠闲地老去,可以精致地老去……
老去是无奈的,怎样老去是可以选择的。老去有时会使人害怕,使人不安,但终究,人们会战胜恐惧归于平静的。就这样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