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对改革发展实践提出重大问题的回答和启示

来源:《红旗文稿》2012年第7期 作者:严书翰 时间:2017-09-24 点击:
 
 
        南方谈话明确回答了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些重大问题主要有: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发展要讲效益讲质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等等。
  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发展实践提出重大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今天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向前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邓小平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和国内政治风波平息之后的背景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此作了斩钉截铁的回答:“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页)“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六·四’这个关我们闯不过,闯不过就乱,乱就打内战,‘文化大革命’就是内战。为什么‘六·四’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够很稳定?就是因为我们搞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同上书,第371页)邓小平明确指出,军队、国家政权都要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个问题作了高屋建瓴的论述,彰显南方谈话与时俱进的精神。邓小平不仅论述了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而且还论述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实践,因而他们没有论述过这个问题。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比较短暂,对此曾作过言简意赅的提示:社会主义社会,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倒退。起初他主张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被称之为 “完全适应论”),后来苏联理论界也感到“完全适应论”不能回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于是出现了“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主张(被称之为“政治和道义动力论”)。这两个似是而非的论断实际上是根本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两对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实际上这是毛泽东对苏联理论界上述两种错误观点的突破。但是,后来由于受到“左”的错误影响,毛泽东晚年也背离了他自己提出的这个正确理论,犯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在南方谈话中全面而深刻回答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而澄清并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个长期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同上书,第370页)邓小平还把改革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来。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上书,第373页) 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
  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和发展要讲效益、讲质量,这也是南方谈话中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在讲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时曾经说过,世界给中国的机会非常少,这次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如果我们不抓住,就对不起我们的子孙、我们的国家。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充分阐发了关于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思想。首先,邓小平指出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有紧迫感。“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 邓小平强调:“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同上书,第375页)其次,邓小平强调的发展是讲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相统一的发展。既反对发展不讲速度,又强调发展要“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邓小平指出,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同于后退。又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同上书,第377页)邓小平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在十二五时期改变发展不全面、不协调和难以持续的问题,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南方谈话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论述,实际上是阐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握“两点论”。而且邓小平还把这“两点论”提高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上来认识,因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讲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指既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抓好改革开放、又要抓好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既要抓好经济建设、又要抓好民主法制建设,既要抓好党风建设、又要抓好社会风气建设,等等。邓小平认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尤其是抓好党风和社会风气,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就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还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同上书,第154页)。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针对广东省提出20年赶上亚洲 “四小龙”时指出:“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关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中之重。邓小平最早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1980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而后邓小平还深刻论述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以及围绕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与制度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从而形成了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而“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南方谈话对此作了进一步明确的概括。邓小平强调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邓小平还深刻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同上书,第380页) 南方谈话重申了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进领导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同上书,第380页) 此外,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还对老干部提出了要求,殷切希望老同志“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同上书,第381页) 要继续关心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邓小平强调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这条中国的发展路线,是否能够坚持得住,要靠大家努力,特别是要教育后代。”(同上书,第381页)
  综上所述,南方谈话明确回答了改革发展实践提出的许多重大的认识问题。今天我们重温邓小平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尤其是其中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当前搞好各项工作尤其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我们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也提出了许多重大的认识问题。重温南方谈话,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点重要启示。一是要对当前改革发展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进行认真梳理。从中筛选出关系大局而又是人们关注的重大认识问题(不是事无巨细的问题),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主流媒体的话语权,才能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2011年中宣部组织编写出版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就是从当前人们关注的众多热点问题中遴选出8个重大的问题加以回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认可度。二是对当前改革发展实践提出的重大认识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前进。在南方谈话发表20年后的今天,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可以用“两期并存”和“两难问题”加以概括。“两期并存”是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并存。“两难问题”是指当前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带有明显的“两难”性质。就改革而言,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逆水行舟的阶段。形象地说,改革到了今天,容易改的基本上都改了,现在我们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的,这些难啃的硬骨头“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我们要坚持和发扬邓小平南方谈话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因为改革无坦途,攻坚能过关。正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不要怕冒一点风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改革开放越前进,承担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我们处理问题,要完全没有风险不可能,冒点风险不怕。”(同上书,第364页)推进改革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重大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应当从历史使命的高度,以“天下事难不倒共产党人”的气势,不为困难风险所惧,不为杂音噪音所扰,不为传言谣言所惑,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以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汇聚亿万人民的智慧,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红旗文稿》2012年第7期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邓小平关于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五个论断及其现实意义
    下一篇:邓小平南巡讲话要点(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