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蒋经国开放台湾老兵探亲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宗赫 时间:2017-09-12 点击:

原标题:30年前蒋经国开放台湾老兵探亲:10万份申请表半月拿光,老人亲吻土地“我回来了”
 

      今年是海峡两岸打破隔绝,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台湾《中国时报》刊发报道,记录了30年前两岸重启交流的第一页,也记录了一个个骨肉分离的悲剧故事。如今海峡两岸实现三通(通航、通邮、通商),人民往返方便,回顾当年的筚路蓝缕,我们更应该珍惜稳定的两岸关系。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白发苍苍等着登记赴大陆返乡的老兵,人潮一波波涌入位于台北新生南路的红十字会。1987年11月2日,有人拄拐杖、有人坐轮椅,队伍长数公里。从这天起,台湾当局开放大陆探亲,开启了两岸交往的第一页。
 
      谈起这一幕,当年担任当局内务部门负责人的吴伯雄仍是心潮澎湃,“我那天跑去看,吓坏了,满满的都是人啊。”
 
      早在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欢迎台湾人民返乡探亲,并保证“来去自由”,但台湾当局一概以“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来回应。一些想念家人的台湾老兵已开始经由移民途径返乡,但更多的老兵只能苦盼当局能开放探亲。
 
      1987年4月,一批台湾退伍老兵组成“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那年5月母亲节,老兵们身穿“想家”的上衣,手持“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等标语,泪流满面在台北中山纪念馆唱“母亲你在何方?”悲怆的场面让台湾为之沸腾。
 
      当年9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在国民党中常会宣示将开放大陆探亲,随后吴伯雄在10月15日宣布,一年一次,一次3个月。
 
      为了维持官方不接触形式,台湾当局将民间的红十字会作为交流窗口。11月2日当天上午9时起才开放登记,当天凌晨就已人山人海。第一天登记人数达1334人,10万份申请表格半月内被索取一空,开放后的6个月内登记人数达14万人。
 
      一封绕地球一圈的家书
 
      在2001年两岸“小三通(仅限金门与厦门、马祖与马尾间交流)”、2008年“大三通”前,海峡两岸想要通邮,通常要等上一两个月,甚至更久。
 
      徐兆麟所代表的一群特殊的台湾人,他们70年前被送到大陆参战,在国民党当局退往台湾后,其中有千余人滞留大陆。
 
      台湾籍老兵徐兆麟回忆,当年和台湾通信,要通过巴西的朋友转寄,整整绕了地球一大圈;而当他第一次看到母亲的照片时,竟然感到有点陌生,朋友都调侃他是个“不孝子”。
 
      徐兆麟回忆,1983年,在台湾的家人要把信件先寄往18000公里外的巴西,等巴西的朋友收到后,再转寄到同样距离的北京。台湾海峡平均宽度才200公里,信件递送距离竟然平白多出180倍,“等待时间也多出180倍。”
 
      徐兆麟第一次接到台湾家书,是在1983年的大陆两会期间。用颤抖的双手拆开信封,除了一封信之外,还掉出一张照片。拿起照片端详,徐兆麟愣了半晌,心想“这位胖胖的白发老太太是谁啊”?后来读完这封家书,才知道照片中人原来是自己的母亲。
 
      徐兆麟感慨说,小时候在新竹县念书,父母远在花莲工作,和父母聚少离多,一年难得见上几次。当他少小离家时,印象里的母亲还是三十几岁的黑发少妇,如今已经白发苍苍。
 
      跪地亲吻泥土,“我回来了!”
 
      1994年9月6日,大陆“华湾”号客轮从厦门港开出,缓缓穿过金门内海,直抵晋江码头。此后一段时间内,这艘客轮载着大量游客进行“海上游金门”。“华湾”号的成行,开启了2001年金门厦门间“小三通”两岸和平往来的先河。
 
      1949年前,金厦两地居民在海上穿梭往来、晨往晚归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直到内战波及到金厦航线的那一天,仍有不少人从金门搭船前往对岸做生意、办货与拜访亲戚。万万没想到,这些人从此滞留大陆,这一隔就45年。
 
      1987年两岸开放探亲后,少数留在大陆的台籍人士经由第三地回到金门故乡。金门与大陆对岸最近距离仅2250米,却因两岸军事对峙,阻断金门人对故乡的归途。
 
      金门县红十字会首任总干事许金龙先后邀请79位滞留大陆的金门乡亲,搭船回看金门故乡。他回忆说,年迈的乡亲登上“华湾”号时,起初难掩兴奋笑个不停,等到海上金门岛影愈来愈近时,忍不住泪流满面说,“是金门啦!咱的故乡到了!”
 
      当船只掉头回程时,随着金门岛影愈来愈模糊,最后消失在海平面上,一群人又掩面哭成一团。在之后的航班中,同样情景在一再重演。
 
      金门厦门实现“小三通”之后,大陆与台湾方面以“专案”的方式,组成2批次65岁以上留在大陆的金门人返乡。老人家在金门料罗码头踏上故乡土地时,许多人跪地亲吻故乡的泥土,埋首痛哭:“我回来了!”
 
      不仅有金门乡亲因战乱而留在了大陆,也有来自大陆却被迫在金门定居的悲情故事。故乡在泉州惠安的石匠陈炳源因为到金门工作,从此回不了家,最后客死金门。在台湾友人的帮助下,陈石匠的儿子、媳妇带着孙辈一行15人,在63年后的2012年4月,来到他在金门的坟前祭拜。
 
      昔日穷亲戚,现在比我们有钱
 
      分隔40多年才回乡,即使在台湾过得辛苦,也要费尽心思“衣锦荣归”。台湾当局1987年底开放老兵返乡探亲,1个月内即有多达3万人返乡。
 
      1992年陪父亲回到广东的崔茂锋回忆,当时大陆物资缺乏,电视等家电价格昂贵,父亲打了30只金戒指,和他扛着大包小包,还有大陆亲人拖带的“台湾埋单,大陆提货”的“三大件、 五小件”回到家乡。
 
      2000年夏天,留在台湾的山东老兵孟爷爷带着妻儿回到近一甲子未曾踏进的家门。见到母亲,自己已经74岁的孟爷爷当场跪倒声泪俱下喊着,“儿子不孝,现在才回来看您!”老母亲抱着两鬓斑白的儿子硬咽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孟爷爷的妻子孙奶奶回忆说,17年前陪着孟爷爷首次回山东老家探亲,带着美金、人民币与金戒指,搭飞机、转火车与巴士,再步行约半小时,终于回到孟爷爷魂萦梦牵的老家。
 
      孙奶奶回忆说,孟爷爷一看到老家,就不停说房子没变,斑驳的墙壁与大门还留有战时弹孔。孙奶奶说,孟爷爷还存有模糊印象的家人,只有"二娘"与大妹、二妹三个人,当他送给所有弟妹各100美元,只见他们都睁大眼说,“哥哥是在台湾当大老板吗?”
 
      2015年孟爷爷去世。今年孙奶奶与4个妹妹经“小三通”回到福建老家探望分隔两岸的叔叔,叔叔家在大饭店席开三大桌为她们接风,侄子、外甥们更是开着奔驰或者宝马赴宴。孙奶奶说,“台富陆穷”刻板印象已被颠覆,“昔日穷亲戚,现在比我们有钱”。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明清乡村生活与当下有什么异同
    下一篇:30年前蒋经国开放台湾老兵探亲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