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晓歌的个人空间 http://myoldtime.com/forum/?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日志

期待更多的知青题材影片问世

热度 8已有 980 次阅读2016-11-12 09:48 |个人分类:散文|系统分类:观点

-----在影片《那年我对你的承诺》观后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

 晓

    117日,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一部知青题材的电影在许多知青的期待中上演了,因之前知青们的奔走相告而一票难求,座无虚席,这部影片就是《那年我对你的承诺》。虽然影片并非特别精彩,也算不上严谨高雅的艺术片,而是属于轻松搞笑的娱乐片,但还是引出了观影的老知青们会心欢笑甚至泪水,而且有的知青观众在影片结束后还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感言,可以看出老知青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对知青题材影片的需求,因为能勾起他们的青春记忆,慰籍他们的心灵。

   坐在电影院里,我感到生疏。因为多年不进电影院了。如今有电视,网络视频,碟片,手机微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进电影院看电影对吾辈似乎有点奢侈,既费时又费钱,更主要的是没有多少特别值得观看的优秀国产影片。此次知青朋友重返影院,完全是因为这个题材引起我们的兴趣。

   作为年过花甲的知青一代人,我们从童年开始的文化生活基本上就是看红色题材电影。从《小兵张嘎》、<烈火中永生>、《雷锋》、<列宁在十月>,到<地道战>、《英雄儿女>,〈兵临城下〉等,在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文化熏陶中成长。尽管经过了文革动乱无奈失学,但是这一代人别无选择、义无反顾地离开大城市走向贫瘠广袤的农村边疆,开始了一代人实践理想主义的、慷慨激昂的人生里程。

改革开放后多元文化的引入,在老知青面前展开了五彩缤纷眼花缭乱的外部世界,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宫廷剧、香港武打片、台湾言情片以及日剧韩剧和手撕鬼子一类抗战神剧,西方好来坞大片铺天盖地,八零后、九零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环境中长大。而红色影片却被认为是政治说教,风光不再。然而,在那些新潮时尚的影片中,现实的、题材好的并不太多。除了《钢的琴》、《走进可可西里》、《便衣警察》,还有多少能触动知青这一代人的赤诚、不老之心?那些在国际上获奖的《红高粱》、《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几乎都是写建国以前的,有哪一部大片是反映六、七十年代的?

知青一代人的真实生活道路,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人生、他们的青春岁月和后知青时代的拼搏奋斗,有多少在当代影片中留下了痕迹?票房是利剑,题材是敏感话题,似乎没有多少人愿意走这钢丝。----这个世界,我们来过,即将退出,却难见到真正如实反映共和国同龄人、知青一代继承老一辈革命传统、艰苦奋斗、爱国爱家、可歌可泣、壮美情怀的佳片!

在六十年代初曾有一部电影《生命的火花》和一部话剧《年轻的一代》,是描写知青参加新疆建设的,打动了多少少男少女奔赴边疆?也许如今只是把知青作为弱势群体或者帮困对象,甚至需要维稳的不安定因素,然而其实这一代人正是共和国的脊梁,共和国坚如磐石的最可敬长子。

    一部好的电影,能影响人的一生。前苏联影片《乡村女教师》塑造了一个热爱乡村学生的城市女青年,到农村担任女教师,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爱。我和我的好几个知青同学们就曾经崇拜过她,在插队落户时渡过了下乡初期迷茫和彷徨的岁月,让自己的青春投身农村的教育事业,让自己的人生陪伴农村孩子成长。直到今日,我们的知青爱心助学基金会还与他们九零后教师密切往来,在捐资助学的同时让他们到上海来学习交流。

基于这个思路,我觉得〈承诺〉这部影片虽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也很有看点,然而却是远远不够、甚至令我有些失望的。也许是我对知青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寄托了太多的期望,满怀期待,却看到了不是自己所想象的,心有惆怅。走出影院,询问一些老朋友同学特别是黑龙江知青,也有同感。

《承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知青恋人,因男主人公王国庆的父母让他走后门去当了兵,离开女主人公刘冬梅回了城,而女方因未婚先孕怀了男方的孩子又替他顶了传阅手抄本的罪名挨批,无法返城,后来遭遇流产,倍受磨难,几度轻生,无奈之下嫁给救命恩人当地老乡。她几十年倍受病痛和心灵的打击。在四十年后的知青聚会时他俩意外重逢,得知双方目前配偶都已去世属于单身,于是男方放弃众多追求者,旧情重萌,导演了一出喜剧,让二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并按照男方当年承诺给女方在白桦林盖了小木屋,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影片的意图是要说明知青一代是有情有义的,以此告诉八零九零后,父母一辈对自己的承诺是当真的,是重情义的,不是儿戏。

需要肯定的是,《承诺》影片一开始展示了四十年后知青们重逢聚会的欢乐场面,激情依然,纯真依旧,展露了老知青的特殊个性和音容笑貌;北大荒的冰天雪地,知青生活的艰苦,少小离家的迷茫,劳动之余天真单纯的情爱,包括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对人性的压抑,知青对文化生活的渴求,这些都或多或少在影片中得到了反映,触动了知青观众。

然而,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十年,以我们今天的思想认知水平来拍反映当年的片子,我觉得它应努力达到《蹉跎岁月》和《今夜有暴风雪》、《年轮》和《孽债》的水平。梁晓声、叶辛等知青作家的作品深入人心,我们要向这个高度看齐甚至争取超越它们。当然不能要求一部影片史诗般地反映知青时代的全貌,但是需要与时俱进,更加真实、浓缩、精炼,提高。

然而,由于《承诺》片中的不少疏忽和粗糙,缺乏真实感,我认为并未能完全达到编剧的初衷。承诺的情节似乎不太真实可信。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比如五十年代优秀国产影片《甲午风云》,它深刻反映了在1840年前后的历史背景,中日双方的国情民情军情,反映了中国军人抗击侵略的悲壮画面,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比如《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建国以后农村青年为改变家乡面貌所做出的努力,让人充满向上的力量,给知青带来了鼓舞和感染。又比如历史题材影片《聂耳》反映了人民音乐家的不凡人生,激励了我们没有出生在抗日战争年代的人。即使那些在文革中被打成“毒草”的影片,也大都是在真实基础上创作的优秀经典现实主义国产影片。革命加爱情题材的影片就有《早春二月》、《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八十年代,《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巴山夜雨》《于无声处》等大批优秀影片冲破文革禁锢樊笼,拨乱反正,真实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心声,是我国国产影片的第二个春天。

我以为<承诺>一片有以下缺陷,削弱了影片的思想性艺术性。如果能够弥补或者修改,也许会更加令人信服。

一.     编造的痕迹比较明显,有些不太合乎情理。

由于女主角冬梅受到巨大的、几乎是一辈子的深重伤害,按常理由于身体和心理的原因不大会千里迢迢来参加聚会,也不会按照男方的旨意放着舒适的卧铺火车不坐,却在需要坐轮椅、有人照料的情况下离开女儿,而上了男方设计好的“贼车”。如果是冬梅因伤残回城看病住院,期间经济遇到困难,在求助知青朋友时,遇到男方慷慨解囊,才有机会听他慢慢解释时父母拆散,才不得已跟他一起回去。这样可以显得合乎逻辑一点;至于丢掉轮椅、扔掉拐棍这种所谓靠爱情的力量站起来的情节更是败笔,转变过程太快而不可信,编造的痕迹过于明显。试想,他俩的误会那么深,面对这样一个在女方看来绝对是负心人而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痴情汉,怎么可能很快就惊天大逆转呢?再者,如果男主人公真的痴情,早就该千方百计打听女方下落,千方百计去信或者通过知青战友牵线联络,解释当时渺无音信一去不回的原因,因为他们有那么多共同的兵团战友可以打听,不会等到女方四十年后参加知青聚会才来作迟到的忏悔,让女方怨恨遭罪大半生。

而男主人公在妻子去世后其实一直都在另外物色老伴,并没有打听恋人下落,如果没有参加知青聚会,也不会想起当年的承诺,更谈不上有多么遵守诺言、痴情如初,所以后来的所谓搭建小木屋其实是很偶然的。而且他的八零后女儿从未去过东北,如此高效率地建起森林小木屋显得过于神通广大而神速,近乎童话。

再说女方当初只是很单纯的喜欢男方,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自然产生了情感。那个时代的青年没有多少对物质的追求,也不会像如今的年轻人要讲经济条件,“有房无贷”。冬梅为国庆顶罪,也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小木屋;当年她就说过,“无论我在哪里,能不能回城都不要紧,只要能与你在一起”。男方既然未实现与她在一起的承诺,情感已经破碎,时过境迁,信守承诺也谈不上,破镜重圆也太迟了点。

假如是冬梅很多年了还经常徘徊在白桦林,脑海里出现当年国庆的承诺誓言,幻想着他们在小木屋前见面,痴情等待国庆回北大荒的诺言实现,然而醒来后一切都是空的,那还有点可信。

二、作为知青题材的影片,时代背景交代得不够清楚。

我觉得应尽可能如实反映社会大背景,比如大规模动员上山下乡,知青从繁华闹市来到偏远的边疆,在艰苦的环境中兵团战士战天斗地,克服困难,顽强生存。可目前该片中很缺乏规模宏大的劳动生活场面和备战备荒的紧张形势,看到的只是美丽的风景和浪漫谈情说爱的画面。如果时代背景不交代清楚,那么八零后九零后的观众怎么会理解:------既然在黑土地上那么开心浪漫,无忧无虑,男主人公为什么执意要离开他最心爱的恋人,参军回城?在兵团不也是一样当战士?为什么要任由父母拆散鸳鸯,天各一方成为负心人?

显然知青观众们是明白的:一是因为那时候北大荒生活条件劳动条件确实异常艰苦,知青们完全是靠理想信念顽强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二是因为他们中学都没毕业就下乡,父母心疼他,希望通过关系让他回到自己身边;而他自己也觉得在北大荒没有前途,并不愿意扎根边疆。三是因为王国庆偷传被禁止的手抄本,属于犯了政治错误,查出来要影响一辈子的前途,所以无奈逃离。女主人公冬梅也正是因为要救他和保护他,才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可是这样的背景没有多少画面的显示,究竟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劳动艰苦到什么地步,手抄本的后果将会严重到什么地步,都没有充分展开,主人公的离开就有背叛之嫌,更谈不上纯情、忠于爱情了。

三、故事构思、情节设置不尽合理,没有反映女主人公真实的经历。

编者刻意淡化、甚至几乎隐去了女主人公冬梅遭受艰辛磨难、怀孕流产、几次自杀的场景,以及后知青时代因未回城所遇到的生活困境,和因劳累过度致伤病残的经过;却让影片变得轻松诙谐。这也许只是为了避免太残酷太悲情,不想让下一代知道知青历史中有这样的凄苦故事。然而如果冬梅没有遭受那么多磨难,没有受到巨大伤害,也不至于几十年不想回城,飘落他乡。而且双方见面后她也拒绝交谈,不肯原谅对方。所以在篇幅允许的情况下,至少要用一些历史镜头出现冬梅未婚怀孕后的悲哀痛苦,承受的巨大压力,像现在这样轻轻一笔带过,让没有经历过的后辈怎能理解?电影是视觉艺术,几句话怎能勾勒一生的经历?哪怕几个历史画面,也比用嘴说好。

我以为,写喜剧不如写悲剧。虽然喜剧轻松愉快,但唯有悲剧才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梁山伯与祝英台》、《阿诗玛》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悲剧。

著名女知青学者定宜庄曾对七十年代中国女知青的婚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写下论文揭示了特殊年代不可回避的、女知青的婚恋情况这一社会问题,然而在很多年以来的影视作品中却很少见到正视和直面揭示,这也许是没有充分拨乱反正,而怕触犯雷区吧。尽管大部分知青回城了,但回城知青和留守知青中确有小部分女知青有过特殊的不堪经历。时下文艺作品不作大肆渲染是对的,但是刻意回避也没有必要,因为不利于我们的后代全面客观真实的了解父母这一辈的真实历史。在前几年的上海知青油画展中看到知青画家李斌等人的描绘当年女知青的农村生活与婚嫁画面,我就觉得非常真实震撼,因为那是再现了当年情景,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人们提起知青,往往只知道《孽债》,因为它太强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感染力给人印象深刻;可是全国各地知青当中有许多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如不忘当年海誓山盟,甘愿为对方牺牲,为对方付出,几十年保持纯洁善良,一生相守不为名誉、地位、金钱、利益所动,值得大大书写的许多真实故事却没有人写出来,无法拍成电影,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比如《我的痴爷疯娘》作者戴亮的父母戴建国为爱坚守,放弃回城;比如黑龙江知青张新民和上海知青唐桂娣的爱情故事,比如吉林知青董国庆为病妻放弃到文工团当专业歌唱家的故事,等等,远比这个编造的《承诺》精彩感人得多,也远远不局限于一些影视剧所描绘的那样,为了回城、为了上调,抛妻别子、践踏感情、不负责任、朝三暮四的。更不像一些西方低俗影片中大量存在的滥情、移情、无情的现象。即使有那样的行为,有孽债现象,但也是社会的因素,经济的因素,甚至政治的因素。对大多数知青而言,他们在下乡年代最初的情感确实是非常纯洁的。

听说《承诺》的拍摄需要好几百万资金,主创人员为筹集资金大费周折,这就更加令人沮丧和遗憾了:知青已经老去,谁肯花钱、冒风险来为知青一代留下真实的、丰富的、能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

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老辰光网站的出资人赵大砥老师,虽然不是知青,但是作为知青的兄长、六十年代支内职工,为传承知青文化,带病坚持数年,亲历亲为,成立文化基金,花费大量资金和精力,帮助普通知青个人出书,搞大型文艺演出,开诗歌朗诵会,举办摄影画作展览,做了许多努力;这次又组织知青看电影,他的善举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多么希望这样的人士得到大家更多的支持,多么希望出现更多这样关注、关爱、关心知青文化传承的热心人士!

在此呼吁有识之士挖掘,塑造,传播更多知青题材文学作品,电影作品,让共和国同龄人、特别是知青一代的历史,留下如《长征组歌》那样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史诗般的作品。

个人观点,抛砖引玉,有不妥之处,请知青朋友们批评、讨论。   

                         晓歌 2016.11.1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3-28 17:08 , Processed in 0.0683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