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85|回复: 0

追溯信仰源头 品味真理味道 陈望道旧居变身《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1991

名博

发表于 2018-5-6 10: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浙江老家柴房里,29岁的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之夜,误将墨汁当红糖,蘸着它吃下粽子,笑言尝到真理的甜味。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 发表170周年。昨天,位于国福路政肃路口的陈望道旧居接受捐赠,修缮变身《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而近一个世纪之前的这个“品真理之味、溯信仰之源”故事,也在名家笔下化为巨幅油画,成为展陈重点之一。


  画中有画
  马克思画像乃“点题”之处

  1920年春,义乌分水塘村一间破旧柴屋中,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一个青年人点着油灯奋笔疾书。他的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添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没动。此人就是陈望道,他聚精会神、凝心聚力翻译的册子便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译本。

  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接受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委托,著名实力派油画家俞晓夫对这一场景进行了现实主义创作。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透露,俞晓夫不仅专程赴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还研读《共产党宣言》等相关资料,甚至在连环画中寻找诸多细节。

  站在这幅比画家本人还高的画作前,可见画面中心有3张主要人物的面孔:陈望道、陈母,以及马克思。俞晓夫说,画中有画,在与党旗同色的红墙之上,那幅马克思画像是“点题”之处。同时,一些标志性“道具”,如一夜未尽的油灯、剥开粽叶的粽子等,都在桌面上诉说这个典故。

  值得一提的是,桌面之下,在手提皮包、长柄雨伞之间,还有一大叠书册,其中最上面的一本是日语辞典。俞晓夫说,这是王荣华理事长“点题”,因为陈望道首译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是从日语版翻译而来。此外,从眉宇鼻梁,到颧骨面色,创作者都根据当年陈望道本人刻画,“与现场的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教授还有几分相似”。不过,当时陈望道发型比较光溜,画家则选择五四时代青年形象,对其进行再创作。

  楼外有史
  550万元善款接力红色之源

  这幅名为《真理的味道》的主题画作捐赠馆方,将《共产党宣言》首译场景与陈望道复旦旧居实现了时空关联。事实上,这栋位于杨浦区国福路51号复旦大学第九宿舍内的一栋三层小楼,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发起,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参与,已被修葺一新、焕然重生,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的新颜公诸于世,成为沪上又一处革命史迹和红色教育基地。

  “马恩发表《共产党宣言》时三十而立,陈望道翻译中文版时不满三十,引领中国无数先驱走上革命道路,他后来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首位校长。”王荣华本人与陈望道旧居也有着故事。在复旦工作期间,他多次在这座老校长寓所参与学校党委会,商讨党务校务;之后,在上海市政协工作期间,他还主编过《陈望道画传》一书。他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而陈望道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始人之一,不仅属于复旦、属于上海、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按照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聚财、汇智、促善、育人”方针,王荣华代表基金会向复旦大学校方捐赠550万元,用于此次陈望道旧居项目,传承上海红色起源地精神,助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课外教育基地,追溯信仰源头,品味真理味道。

  记者了解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作为复旦大学校史馆专题馆,长设“宣言中译 信仰之源”主题教育展。从序厅开始,依次是“诞生:阶级使命、人类解放”“共震:华夏命运、道路抉择”“中译:承译巨著、传播火种”“影响:信仰之源、时代担当”4个分展厅。不仅展示了1920年出版的首版陈望道中译本,再现了承印首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又新印刷所,还专门辟设版本厅,安置从坊间搜罗的不同宣言版本。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徐瑞哲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10-18 05:54 , Processed in 0.0321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