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第47节 51参加宁波鄞江镇建岙村唐氏宗祠落成庆典

 
    2017年阳春三月,老同学、插友唐同春邀请我们几个老朋友去宁波参加他家乡的宗族祠堂落成典礼,我们从来没有见识过农村的这种场面,欣然接受邀请前往,作了一次愉快的文化之旅。
现今国内续修家谱之风盛行,浙江省宁波唐氏宗族也化了几年时间第八次修谱,依据是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提供的《鄞县建溪(岙)唐氏宗谱》。据说他们上次修谱(第七次)是在民国三十七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两次修谱时间相隔达六十余年。期间因土改、新中国建立后以阶级划分亲属关系,又经文革冲击,许多年轻一代已经根本不知道什么家族家谱,为此,建溪唐氏几年前成立了宗谱编写委员会,并由一批海内外宗亲提议,筹集资金,耗费两年多,重建了唐氏宗祠。



唐同春带我们一行三十人从上海坐大巴到达建岙村,是祠堂落成的当天上午。村口鼓乐鞭炮齐鸣,广场上彩旗招展,人群簇拥,舞龙队也浩浩荡荡开过来,从一长排各家各户的小轿车之间穿过,到达祠堂前,迎接四面八分宾客,一派热闹景象。



上午十点,祠堂落成庆典仪式正式开始。参与组织筹备修建唐氏宗祠和修家谱的筹备委员会人员、宗亲代表、集资捐款代表、长辈代表、嘉宾代表等先后发言,详细讲述了他们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现场唐氏亲友的热烈鼓掌回应肯定。接着是230多桌的大会餐。菜肴丰盛,香味四溢,新鲜的农家菜虽不及大城市大饭店的高档次,却展现了唐氏人的朴实的好客风气和丰裕生活现状。



我们上海客人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充满了乡土风味的活动,非常兴奋地到处摄影、摄像,尤其对那些看上去穿着打扮相对土气的婆婆妈妈们,老大叔们,能齐心合力搞出这么浩繁的乡村宴席,感到吃惊。所有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点心饮料,都得准备两千多份,不说工作量多大,光是堆在那里,就是一幅乡村风俗画,着实壮观。
新落成的祠堂豪华气派,里面挂着许多对联,有的是家族中有学问的长辈所写,有的还是特地请了专家教授写的。所有参与捐款出资的人,名字都逐一在墙上公布,不论是三五十万还是三五十元。
我不由得感慨,在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年代,同族至亲也免不了反目成仇、人人自危、互相提防、互相伤害,造成过很多隔阂甚至冤案仇恨。如今无论贫富,无论老少,都能走到一起,发掘家族优秀传统,弘扬历史文化精髓,传承家族血脉,联络情感友谊,这肯定是件大好事。



我们上海来的朋友们,在午饭后还去村里走马观花参观了一下。
建岙村离宁波市只有一个小时车程,并不算远,公交车也通到了村里,但是这里仍然保持了“山水—田园—村落” “古道石阶老宅,小桥流水人家”,的原生态古朴历史风貌。这个位于山岙的村落,整体呈现长条形,像极了一艘小船。一条建岙溪,将村庄分成了两块。
  村里大多是老房子。这些房子的墙基,以卵石垒成,非常坚固,墙身多以砖块、碎瓦砌造,砖块是本地常见的青砖,有时还夹杂些印章砖、花纹砖,增添了几分年代感。这些老房子的门窗,多是原木制成,未经油漆上色,暴露在空气中,经过岁月的洗刷,显得苍老而温馨,估计大多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房子里住的,基本也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老人们说,不少村民走出大山到宁波发展,赚了钱在市区买房,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留在村里的,除小部分开了小五金、针织加工等小企业,大多数还是靠山吃山。
建岙村以窄窄长长的条形状坐落在建岙溪两岸。建岙山矗立十五峰状如列戟,有花塔岙、龙湫在其下,村西有寻芝岭古道通往章水岭下村,旧时为樟村入建岙之主要道路。全村以山林特产为主,以种植水稻、茶叶、蔬菜为业,全村住户1028户,人口2560人。
在这里,淳朴的乡风,樵牧耕读式的乡村生活痕迹随处可见。村内有廊桥永庆桥、拱桥庆丰桥,还有下边桥、上边桥、墈桥、童家桥、里凤桥等古桥。据《建溪唐氏宗谱》描述:“陈朱峻岭拱其前,天印寺山列其后;南山并建水长流,四面峰丛芙蓉,天藏少有一衍,波穿杨柳,地入清虚。宅畔青山,恍入陶潜之径,门前绿野如开裴度之堂。”  “建溪贯其中,锡山围于外”,建岙这个古老的山村,民居临溪而建。溪涧流水淙淙,青山松涛轻扬。
这里的原住民主要有五大姓氏:唐、马、童、陈、郑。相传宋代时,唐思简自闽迁居建岙上唐,马孝宽由卞梁迁马家;明朝洪武年间,童全由慈溪迁入,至此,上唐、下唐、马家、童家等家族聚居地开始形成。
“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绿荫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宋代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曾到建岙考察,专门写下了这首《游建岙山》诗。经历千余年的岁月变迁,建岙村依旧保存着众多农耕社会的土石建筑,其中残存的唐氏宗祠、马氏宗祠,以及清代民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溪边一处高塘上,有3间两层的房子,经过岁月的洗礼,房屋已经有些破败。屋前,一棵不知名的树木,看似瘦削,却高耸入云。屋檐下,一块牌匾格外清晰:中共四明山地委旧址。
  1942年9月,中共四明地委的王文祥、罗白桦两位领导在建岙设立地委机关,指导整个四明地区的斗争,年底转移至姚南。作为“红色堡垒”,包括中共鄞奉县委旧址、“建岙妈妈”故居在内,整个建岙村共保留了7处革命史迹点。
  一座灰白色的建筑,大门口正中,一颗红色的五角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门廊上写着“贯彻方针山村化文明,普及教育子弟受启迪”,这是曾经的建岙小学,也是如今的建岙村文化礼堂,同时还是鄞州廉政教育基地。
  抗日战争时期,建岙村成为敌后抗日根据地一部分。1940年秋,中共鄞奉县委决定把领导群众的抗日救亡工作从城区转移到鄞西梅园沿山地区,党的领导干部以教师为公开职业,隐蔽在建岙小学。
  1942 年中共鄞奉县委驻在建岙村,鄞奉县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就是在原建岙小学里召开的。中共四明地委成立后,曾以建岙村为驻地开展革命活动。在那个战争年代,建岙人用生命保护着县委和干部,成为攻不破的“红色堡垒”。
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深山岙中的村庄,是浙东革命根据地和三五支队活动的核心地带。在下唐一堵高耸的马头墙下的石库门边,还有一块上书“鄞奉县警卫队、鄞县警卫队旧址”的牌匾。
建岙村里还传颂着“建岙妈妈”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村里有一位妇女叫钟仁美,她虽家境贫寒,有时靠借贷度日,但她却把两个刚成年的儿子先后送进了革命队伍,她的家也成了党的地下工作秘密联络站。她还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十多位同志的生命安全。当年的革命者亲切地称她为“建岙妈妈”。1982年她去世后,村里人在她的故居屋檐下挂上一块纪念牌,记录她的生平事迹。


我们一行人,在一天的走马观花之后,对这个山青水秀、富裕安康、充满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古貌以及充满爱国主义红色元素的古村落,变得肃然起敬了。但愿祖国的乡村,都能这样妥善地保留传承,不再大拆大毁到面目全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