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节 知青的集体记忆《返城前夜》出版
-
2014年6月14日,在四川北路荣欣大酒店,举行了知青回忆录出版发行仪式。仿佛是知青们的大聚会或大联欢节日,两百多名作者读者和编者早早来到现场,参加新书发行仪式。连当了大半辈子编辑的仪式的主持人都感慨地说,参加了不知多少新书发行仪式都很少看到这样的热闹场面。
仪式上照例是编者作者和大家见面,发表感言,策划出品人承明先生讲话祝贺,虽然叶辛先生未到场,也从外地发来的贺信书面发言,还有许多知青爱书人来捧场买书,更有合唱队全体成员来助兴演出。因为这样的知青们集体记忆的纪实性的回忆类书确实应该出,绝不像书店里铺天盖地对着却遭到冷落的那些没有多少价值的书。相比那些被许多人认为代表知青历史的声名遐迩的知青文学名著,其实它的研究、收藏价值并不低。
《返城前夜》是知青上海杂志社的网站在2013年曾经举行的一次征文活动后,从数百篇应征文章中挑选出来的文章,经过编委会人员的整理修改,于2014年4月在香港知青出版社出版。参与编辑的知青大多是从专业编辑岗位或者新闻宣传岗位上退下来的、有深厚文字功底,使该书的可读性、真实性和研究价值得到保证。
该书记录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史无前例的文革十年浩劫中,那一场影响到中国绝大多数家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700多万初高中毕业生被动员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十年浩劫中,许多高喊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知青典型、标兵模范人物,却最先离开农村上调,或者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或者当兵和进厂。而更多的知青在农村却依然过着艰难、贫困的生活。数年后,面对人生的茫然和前途的困惑,他们终于爆发出了“我要回家”的呐喊!于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返城”行动,顿时席卷了所有知青的下乡之地。
该书以第一人称的个人回忆,忠实地记录了知青大返城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艰难曲折的返城故事。虽然四十多年过去了,但因为作者都是当年返城的亲历者,所以读来更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分。同时,本书也客观地展示了一个历史事实:“返城”,彻底改变了每一个知青的命运。这是一部个人亲历性质的回忆录,更是一种永远无法磨灭的历史记录。
特别让人感到惊异的是封面封底设计的独特构思,那带点抽象意味的十字架下,是一张真实的历史照片:一大群云南知青跪着,为返城开展了绝食抗议请愿活动,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改变了知青政策,促成了全国性的知青大返城,是建国后历史上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次不以失败而告终的青年民主运动。
附:《返城前夜》(序 言)
一段难以抹去的国家记忆
叶 辛
在共和国不长的历史中,大规模始于1968年、收于1978年秋冬至1979年春的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一段难以抹杀的记忆。全国1700万大、中城市青年学生,怀着满腔青春热血,扛起红旗,打起背包奔赴祖国各地的农村山乡,肩负起“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历史使命,开始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春磨砺。
中国历史上这场史无前例的“上山下乡”运动,其本质上是一次体现了国家意志的人口大迁徙,成功地运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和知青盲目和虔诚的情感。然而,知青的纯朴、激情过后,面临的却是严酷的生活现实:繁重劳作之后的体力尚可恢复,伤痛病体也可痊愈,严峻的是知青精神世界的群体性空虚和基本生活物质的严重匮乏,导致这个庞大群体在乡间难以正常生存,直接威胁、拷问着这场运动的合理性和持续性,继而引申出了知青大规模返城的社会新课题。
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在1978年针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说,我们花了300个亿,买了3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其实还有干部也不满意)(引自“凤凰网” )。基本否定、也就此结束了历时长达25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隔40多年,当年意气风发的知青群体都已陆续步入老年的门坎,其中有一些不幸的伙伴已英年早逝。
回首这段具有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诸多研究意义的历史,从国家层面上来说是必须的,也是难以断层的。社会发展当有其完整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乃至矛盾,都是不能人为地抹煞的,不能因为当时社会的特殊性而不承认这段畸形的历史,这不是唯物史观的完整表达。尊重历史的最好做法,是保留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能为以后的社会发展提供深刻的经验和血的教训,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从知青群体目前所处的诸多情况来看,尽快写下这段历史刻不容缓。随着他们逐渐老去,渐渐地也会失去书写能力,如果也到了要抢救的阶段,不啻是国家历史文化的重大损失,也将是这个庞大知青群体的集体遗憾。正如知青学者曹景行先生所说:“这是一段无法复制的历史,现在不做,后无来者!”。
正是从这个积极意义出发,“知青·上海联谊公社”发起了这次“返城前夜”的征文活动。试图从这个刻骨铭心的、牵涉到每个知青前途命运的节点作为切入,比较全面地反映当初远离上海,身处北国南疆、东滩西域穷乡僻壤的广大知青迫切渴望返城的真实故事。从2013年5月发起征文的3个月中,近百位知青作者纷纷响应,“知青·上海文学社”收到征文百多篇;2013年7月,文学社还组织部分征文作者去浙江临安召开笔会,对文稿作了初步梳理和点评;至年底,这些文章经来自知青中的文字编辑志愿者们反复精心修改、评定,最后选定70多篇文章汇集成册。他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完全是因为“知青”的情义。为了解决出版费用,文学社发起了一次规模不小的“知青的事自己做,知青的书自己写”的爱心募捐活动,受到150多位老知青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踊跃响应,涌现出了不少感人故事……
弘扬“知青精神”,其实是弘扬他们经过青春磨砺更能吃苦耐劳的良好素质;回忆那段遥远而纠结的“返城前夜”,其实是对今天安享天伦之乐的更加珍惜。知青作者们用亲身经历,勾起了青春期的艰涩回忆,展现了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至今读来,依然感慨万千。
最后一场暴风雪”讲述的是黑龙江北安长水河农场知青对34年前“返城前夜”那场暴风雪所留下的刻骨铭心回忆;“从大山中来,又走回深山去”则从一个内蒙知青被莫测的命运多地转悠的人生曲折历程;“别了,爱恨交织的黄土地”在讲述了当年对内蒙黄土高原纠结的同时,也抒发了知青之间、知青和农民之间真挚的情谊依恋;“登上头班车”是一位曾在江西永丰插队的女知青以农村“头班车”为切入点,反映了当时急切的思乡情绪;“跨出报社,踏进公交”回忆了一位上海崇明农场知青执著追求当记者的艰辛和曲折历程;而“情满青山”则是一位曾在云南建设兵团的女知青讲述了在返城与恋情之间所作的无奈选择;“集体户门前的水井”一文描述了当年在吉林延边珲春插队时对那口水井的绵长依恋;“春夜的告别”生动而真实地回忆了一位曾在安徽灵璧农村当村干部的知青与耕作马依依惜别的真情实感;“永恒的记忆”是一位曾在云南的知青对那段艰涩岁月的真实描写。
林林总总70多篇、总计26万字的老知青手笔,每篇都如一阵阵思绪的潮涌,不时激荡起我曾经在贵州当知青的岁月回忆。确实,由于当时我国农村山乡物质条件严重匮乏,加上随着年龄增长,知青的婚姻难题更是牵动着他们在城市里的父母心,全国至少1000万个家庭无不盼望自己的子女早早回到身边。春回大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客观现实,政府从实际考量,制订了一系列解决知青返城及返城后生活、就业诸多政策,一步一步从根本上结束了“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知青返城后新的人生拼搏。
应该说,这是一本具有史料价值的文本,也是一份不单纯是“知青”二字所能涵盖的社会宝贵精神财富。“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留下这个历史瞬间,不仅仅是老知青群体精神生活的渴望,更是一段抹不去的历史记忆。未来中国梦的地基,理应是对历史的真实回忆和珍惜。
我们还活着,我们有责任,我们应该担当。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