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现代舞《青春祭》 (策划稿)
-
一、主题:
以大兴安岭知青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的故事为原型和代表人物,以无数知青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洒热血、献青春的悲壮历史为衬托和呼应,展现知青一代的曲折人生经历,反映他们投身广阔天地,奉献青春年华,不惜牺牲生命的英勇气概。
二、形式:
舞蹈形式为现代舞为主,中间可穿插少量民族舞和芭蕾舞的片段。主演人数十到二十人,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可增加若干群众演员。
三、旋律和节奏:
根据内容需要,从开始的热烈、高亢、欢快,到平稳、深沉、幽静、舒缓,然后紧张、激烈、悲哀,最后变成雄浑、悲切,壮烈。
四、时间:
约十五分钟。
五、组成结构:
全舞共分五个章节。每个章节以一种颜色的灯光为基调,各部分章节之间用灯光暗淡和落幕换景来区分和转换。
第一节:《上山下乡》——红色元素(二分半钟左右)
(开场音乐以歌曲‘到农村去’为主旋律,节奏铿锵激昂。
灯光以大红色为基调,亮丽,明快。
服装可为军便装,腰间束皮带,女青年梳游泳式短发。)
1)舞蹈以进行曲速度的群舞为主,反映一群男女知青打起背包到农村去的场面。知青们步伐整齐,情绪高昂,踌躇满志,满怀豪情和理想。接着音乐委婉悲壮,舞蹈表现家人挥泪依依惜别的场面。
(天幕上先后出现红旗飘舞锣鼓喧天的送别场面、火车飞驰离开上海奔向边疆,以及北国风光黑土地农民热烈欢迎知青的场景。)
第二节:《广阔天地》——绿色元素(二分半钟左右)
(音乐以塞北民歌或乌苏里船歌等熟悉的北方歌曲等为基调,节奏欢乐、明朗,悠扬。
灯光以绿色为主。
女青年服装为浅底映碎花的布衣,男青年穿白衬衣。)
舞蹈反映知青在农村耕地、挑担、割麦、砍树等劳动的场面,有高亢,有欢快,有激昂,有沉闷,但基调是铿锵有力的。以黄昏夕阳西下知青肩扛锄头返回住地为结束。
(天幕上依次出现大兴安岭密密的森林、清澈的松花江、涛涛黑龙江、广阔的三江平原等美丽的风景。)
第三节:《热爱生活》——蓝色元素(二分钟左右)
(音乐舒缓,轻柔,低沉,委婉。
灯光以蓝色为主。)
舞蹈反映知青们休息的场景:有的补衣服,有的写家信,有的看书,有的擦洗农具。然后出现知青们渐渐入眠的场面。
(天幕上出现月上柳梢,树影婆娑,星光灿烂,油灯闪烁,天空湛蓝的画面。)
第四节:《烈火真金》——金色元素(四分钟)
(音乐:根据情节需要从紧张激烈到悲壮哀伤。
灯光由灰暗到橙色,金色。
服装:男女知青全着灰白软料服装,即睡觉时穿的便装。)
舞蹈表现在青年们熟睡之际,突然得知林场遭遇森林大火,场部紧急动员知青抢救国家财产,知青们冲向熊熊山火,奋力与山火搏斗,以身躯扑灭大火;一女知青倒下,被一男知青救起,大家手挽手,肩并肩,迎着热浪继续奋战;烈火刚要退去,却不料被狂风吹来了更大的火焰,青年们纷纷被火吞没,最后先后倒下,全部壮烈牺牲。
天幕上出现熊熊山火,房屋、树木山岭被烧焦的场面。
第五节:《 英雄永生》——白色元素(四分钟)
(音乐:浪漫,舒缓,节奏沉稳。
灯光:黄色、白色为主。
天幕为黑龙江大兴安岭美丽的风光。前来吊唁祭奠的知青和老乡以白色或黑色素服为主。)
舞蹈:1)反映众多知青和老乡怀念牺牲的英雄,动作表现默哀,敬礼,回忆,表示向英雄学习,继承他们的精神。
2) 知青群众演员退到一旁,再现众多牺牲者与烈火搏斗的场面。然后牺牲者退下,突然天幕上出现他们放大的身影,他们已经与巍巍群山融为一体。
一群少先队员向烈士的墓碑送上花圈。
知青群众演员和烈士的父母、亲人群舞,表示继承英雄的遗志。
策划者 葛天琳 (2004、6、20、初稿,2005年12月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