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上海虎年抗疫亲历(四)

时间:2022-06-11来源:晓歌原创 作者:晓歌 点击:
九、困境中艰难度日的病人 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老赵,疫情之前已经患有晚期胰腺癌,重病在床。春节前后我和同学已经几次去探望过他几次。他夫人前几年去世,儿子一家在安亭工作居住,平时家中无人照料,无钱请护工保姆,都是靠左邻右舍搭把手帮一点。吃的东西基

      九、困境中艰难度日的病人
 
      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老赵,疫情之前已经患有晚期胰腺癌,重病在床。春节前后我和同学已经几次去探望过他几次。他夫人前几年去世,儿子一家在安亭工作居住,平时家中无人照料,无钱请护工保姆,都是靠左邻右舍搭把手帮一点。吃的东西基本靠自己熬点粥和网上点个外卖。幸好菜场超市也离开不远,几十米的路,就委托邻居带一点。

 
身患癌症的同学
 
      可是封控以后就苦了。邻居不能来帮他,儿子回不来,连每次核酸检测也要志愿者大白小蓝抬出去做。就这样的重病号,竟然做着做着变成奥米克戎阳性了。真是叫天天不应,更加没有人敢来关心他了。居委下、街道疾控中心联系了方舱医院,却也没有地方愿意接收这样奄奄一息的重病人。
 
      他一天天在家熬着,腿脚越肿越厉害,爬不起来,也没有什么东西吃,更别说治疗了,没有任何药物。胰腺和胃肠转移部位疼痛难忍。他不得已在中学同学群里发了消息,说自己非常艰难,日子难熬,感到孤立无援。于是我联系了我们曾经一起插队的曾经在街道工作的知青朋友老周。老周打了一上午的电话,到处找疾控中心,防疫部门,街道办事处,医疗机构,费了不知多少口舌,终于联系到了有关部门,答应送他去相关医院检查治疗。社区志愿者用轮椅带他去了中医院,医生给他验了血,做了ct,打了营养针,他感觉精神好了一点。当天医院还是让他回家等疾控中心通知。

 
 

      可是由于该同学从网上得知方舱医院只是隔离并没有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更没有针对他的癌症疾病的治疗方案,而且生活、居住条件并不好,所以他不愿意去方舱医院。第二天,他的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所以他还是选择在家躺着,没有人服侍,他吃饭也成了大问题。不过他根本也吃不下什么,用电饭煲做点粥,可以吃好几天,完全谈不上什么营养。他的弟弟、弟媳住在他楼上,也因为之前已经得了新冠去了方舱医院。也没有办法照顾他。我们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插队知青朋友以及老师,只能通过微信对他进行了关心问候和资助,无奈封控期根本无法探望关心,也没有办法帮他解决根本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看他听天由命。幸亏不多久他弟弟就回来了,过来看了他,总算不至于让他更加凄凉。
 

      在艰难熬过了四月份以后,到了5月15日,终于传来了令人感伤的消息,他特别要好的中学同学、我们班级的联络员老宋接到了老赵儿子的来电,说前一天夜晚八点四十分,父亲已去世了;由于是非常时期,不能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连骨灰都暂时留在殡仪馆不能去领。
亲朋好友送最后一程的想法也只能是落空了。
 
同学的住房已列入旧改
 
      没有想到,从小“五分加绵羊”担任少先队大队委员、第一批在班里报名上山下乡、第一批由于表现好而上调工厂、返沪应聘后在合资企业干得风生水起,连年获得先进称号的技术骨干生产能手,最终的结局是如此凄凉,令人唏嘘。
 
      知青朋友、小学中学同学都在微信群朋友圈表示了深切哀悼惋惜和悲伤,特别是我们年近八旬的中学班主任老师,尤其哀痛伤心。她的学子以如此方式告别人世,实在无奈,是她不愿意看到、难以接受的。

 
 
第二排左一为去世的老赵同学
 
      十、保供食品的发放
 
      在度过了三月份十多天的封控日子,四月初浦东浦西分而治之以后,我们小区居民的吃菜问题越来越突出了。在居民的一再要求下,小区提供了登记菜,但是只有蔬菜没有荤菜,各种日用品和牛奶鸡蛋水果也都是没有的。,因为没有及时得到保供食品,人们只能靠团购解决一时之难。
 
      几个星期以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街道发放的大礼包。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是由于是按户发放,而不是按人口发放,还是遇到了居民的疑惑和遗憾。比如一户只有一个人的,还可以,比较高兴,可是一户有三个五个人的,也是一份,就比较嫌少了。人家可以吃一周的,人多的一天就消耗掉了。特别是合租房的,有六七个小青年的,也是只能得到一份,就会有些矛盾和不快。还有的人家,因子女不在,住在别的小区,而这家的老夫妻就变成是两个户室,每次就可以夫妻二人分别拿到一份礼包,变成了两份,明显的不太合理。不像五十多年前的自然灾害时期,政府发购物券,是按照大户小户来分发的,五人以上为大户,四人以下为小户,相对合理些。
 
      由于手机微信的传播,从网上看到,各区各街道各小区发放的物品都不一样,次数、种类、价值都不一样,于是又有了市民们心理不平衡的各种议论,甚至各种段子,比如有的高档小区,两天一次,发了几十次物品,图都晒出来了;而有的总共才三四次,明显种类数量都很少,于是会认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没有别的地方好。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向市民公布公开透明的信息和发放的标准。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发,如何发放,至少应该有个基本的大致上的尺寸,让物品到达真正需要的紧缺的人手里。

 
 

      而且在那些日子里,不少地方传来了一些不好的消息,某处由各地驰援上海的赈灾物资被克扣了,腐烂了,堆积如山的食物蔬菜被扔进垃圾箱,或是某处的街道干部居委干部贪污了、偷偷转移了,赈灾物资被侵吞了,等等,这些都在网上激起了极大的愤慨和震怒,更加引发了缺少食物封控居民的不满。而电视新闻里却基本上都是报道领导人下基层调研作指示、开会的新闻,和报道抗疫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为抗疫所做的努力。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
 
      当然,对于严重破坏共产党组织形象的贪腐分子,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严重失责、严重懒政的基层干部,还是有一部分得到了处分,撤职查办,以平民怨。不过,许多的群众诉求还是无法都得到满足的。比如比平时增加十几倍的120急救,群众看病难配药难等等,都是短时间根本解决不了的。
 
      我们小区封控近五十天时,居委发了个通知,对一些困难群体发放爱心礼包。发放范围是纯老家庭,低保户、独居老人,军烈属、异地返沪老知青、残疾人、高龄困难老人等。这本来也是件大好事。但是发放过程中由于标准是居委掌握的,所以也引起了一些居民的不满和争吵,有的楼栋集体组织了一伙人去提意见表达不满,甚至说居委干部有偏心,任人为亲,标准不合理。等等。比如有一对高龄八九十岁卧床老人,由于家里有个全职保姆,就没有享受到爱心礼包。居委的理由是虽然他家的子女在海外,但是身边有保姆就不算纯老户。而一对刚到六十岁退休不久的夫妻,儿女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还经常会给他们网购团购食品,生活并不困难,却因属于纯老户,也享受到了爱心礼包。有的楼里七八十岁的年老体弱的居民,由于没有钱给子女买房而与子女挤在一起住的,反而不算困难户,不能享受爱心礼包。我们楼里有五个人三代同堂的,也没有爱心礼包,因为不算纯老户。
 
      于是就有居民去反映情况。那些去吵的居民,举出各种理由,说自己应该获得爱心礼包,有的是家中人口特别多的,有的是有比较严重的基础疾病的,有的是退休金低、年纪老的,有的是子女一时没有工作的。幸好,到最后,居委会还是满足了这些居民的要求,给这些人发放了爱心礼包。
 
      而也有些确实有实际困难、甚至比那些去吵的人更加困难的居民,根本没有去吵,也不一定知道可以去申诉,并没有获得爱心礼包。因为有的楼组长和块长不一定了解所管辖居民的真正的实际困难。只能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了。
 
      不过,我们退休党支部还是在群里问了一下,有没有退休党员家庭有困难的,可以提出来,申请爱心礼包。我想,真正有困难的家庭,一定还是可以得到照顾关心的。不至于像有的地方披露的,基层干部侵吞赈灾物资,或者懒政让物资烂掉扔掉,而不及时下发,送到需要的百姓手里。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居委干部都是能够体恤百姓顺应民心的,封控那么久,群众有意见,无法向上反映,有怨气意见不满,只能冲着居委干部发,他们也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在我看来,封控期间,大家都遇到了一时的困难,而深入调查,不搞一刀切,才能让党和政府的爱心送到真正困难的人群中。
 
      我们的团购群,了解到一户居民因为装修房子请了两个装修师傅,由于房子全部敲光了,正在装修中,他们在别处租房;而装修师傅被封在了楼中,根本无法做饭。师傅们没有户口,不是居民,根本享受不到居委会的礼包。于是,我们的团购团长动员大家支援这两个装修师傅。我们这个五百人的大群,在整个小区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在团长的号召下,各家各户的小白领小青年们,纷纷捐出了自己的蛋糕面包火腿肠和黄瓜番茄,有的捐出了锅子碗筷,有的捐出了牛奶鸡蛋。一时间,两个装修师傅收到的食物吃不完。志愿者通知我们够了,不用再捐了。
 
      这种情况,与一些老年居民去居委争吵、要求帮困是完全不同的。我心想,其实居委会完全应该为两位装修师傅提供一些食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是因为小区封控,才把一些外来人员留住的,不应该采取一些冷冰冰的做法,让他们得不到大上海的温暖。

 
 
捐赠物资给装修师傅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